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科技聚焦

科学家用人类皮肤细胞育成功能性卵子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5-10-09 22:08:09】 【来源:科技日报】

  《自然·通讯》30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称,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研究团队利用人类皮肤细胞育成了可受精的功能性卵子,为治疗不孕症提供了新的潜在路径。该成果标志着再生医学与发育生物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但进入临床应用尚需深入研究和严格评估。

  全球有数百万不孕症患者,其中部分病例是由于无法产生正常的卵子或精子所致。在传统体外受精(IVF)技术无效的情况下,科学家一直在探索替代方案。一种可能的方法是体细胞核移植,即将患者自身的体细胞(如皮肤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去核的供体卵母细胞中,以诱导其发育为功能性卵子。然而,这一方法面临一个关键障碍——体细胞含有完整的46条染色体(二倍体),而正常卵子只含23条染色体(单倍体)。若直接使用这样的细胞进行受精,将导致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

  为解决这一难题,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名为“有丝减数分裂”的新技术。研究人员将人类皮肤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人类卵母细胞中,随后通过模拟自然减数分裂的机制,促使其中一套染色体被选择性地丢弃,从而获得染色体数目正常的单倍体卵母细胞。实验中,该方法成功生成了82个具有功能特征的卵母细胞。这些卵子在体外与精子结合受精后,约9%的受精卵发育至第6天的囊胚阶段,这一时期通常对应于IVF治疗中胚胎准备移植入子宫的关键节点。然而,所有囊胚均未能在体外继续发育超过该阶段。

  研究团队指出,目前该技术仍存在一定局限。大多数受精卵无法完成早期发育,且部分囊胚中检测到染色体异常,提示在这一过程中效率和精确性仍有待提高。尽管如此,这项研究首次在人类细胞中实现了从体细胞诱导生成功能性卵母细胞并完成受精的全过程,验证了该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为未来生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该研究作为一项概念验证性工作,表明通过细胞重编程技术可能克服人类某些类型不育问题,但在应用前仍需进一步研究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推荐阅读
 
科学家用人类皮肤细胞育成功能性卵子
全球十六支劲旅齐聚 成都再迎世界乒坛盛会
电子科技大学团队助力破解海水捕碳难题
四川首座组合式索塔结构大跨斜拉桥封顶
 
· 蛟龙号在北极完成十余次载人深潜
· 成渝携手竞技 成都田径冠军赛落幕
· 新型量子纠错码开发成功
· 戴尔科技首款入耳式耳机亮相
 
热门点击
  1. 科研人员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2. 最新研究显示月球年龄比原来更老
  3. 谷歌透露下一个野心是构建健康人体地图
  4. 美敦力与先健科技扩大战略合作
  5. 高科技掌控生活 装上千里眼家里宝宝活动
  6. 四川律贝生物攻坚克难长薄鳅繁殖再创佳
  7. 四川省三项档案课题获国家立项
  8. 四川增强自主创新驱动升级  
  9. 院士创新工作站落户成都清科
  10. 易观智库发布中国搜索引擎报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