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记者从自贡市观鸟协会获悉,正值鸟类秋季迁徙季,10月8日协会会员在大安区何市镇观鸟时观测到极危物种黄胸鹀,这是自贡地区首次记录到该物种。
黄胸鹀俗称禾花雀,是雀形目雀科鹀属鸟类,体型小巧,约14—15厘米,繁殖于西伯利亚至中国东北部,越冬于我国南部和东南亚。2017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极危”等级;2021年2月,我国将其正式列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其实,黄胸鹀并非一直如此稀有。自贡市观鸟协会理事长李一凡介绍,过去这种鸟数量相当可观。然而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数十年间,因遭大规模捕杀食用及栖息地严重破坏,黄胸鹀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了九成。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非法捕猎和贩卖鸟类行为的大力打击、公众科普宣传的持续开展,以及多地推动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黄胸鹀的适宜栖息环境正逐步恢复。同时,观鸟活动和鸟类监测网络的不断扩大,也让更多迁徙途中的黄胸鹀被陆续发现与记录。近两年来,成都、德阳、泸州及现在的自贡均留下了它们的踪迹。
除了黄胸鹀,国庆期间自贡地区还记录到另一罕见鸟种——斑胸滨鹬。李一凡指出,斑胸滨鹬在我国境内尤其内陆地区较罕见。“这种鸟通常在西伯利亚和北美极地繁殖,前往西半球的南美越冬,中国华东地区偶尔能见到,内陆则极为罕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