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蒙蒙细雨给李庄古镇增添了一分静谧、一分诗意。作为“万里长江第一古镇”,李庄依山傍江,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气候终年温湿。
走进这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的殿英街,宜宾宜五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坐落于此。
万德均,是宜五酒业法定代表人,他从1978年退伍转业到宜五酒业,从酿酒生产的各个环节做起,从工人、班长、组长、一步步的脚踏实地做到车间主任、副厂长、厂长,至今已经工作47年了。这位白酒行业的“老兵”虽然年逾古稀,但是仍然精神矍铄工作在岗位上。
回想起当初刚转业时的经历,万德均仍记忆犹新,“1976年当兵时参加了唐山大地震抢险救援,前后紧张搜救了4个多月。”退伍后,万德均进入酒行业。
彼时宜五酒业还是四川省南溪县新兴曲酒厂,由水利部管辖,一开始酿造单粮高粱酒。后来1980年初,在五粮液酒厂师傅的帮助下完成从选地建厂、选水拌料、人工培窑、原料配方、操作工艺、勾兑技术等工作,其酒亦是师承五粮液的方法酿造。
1985年更名为宜宾市宜天曲酒厂,其所酿造的“宜天特曲”,具有“窖香浓郁、甘美醇和、清冽净爽、回味悠长”的特色。“宜天特曲”在1983年被原农牧渔业部授予优质产品证书,1984年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旅游产品银质奖,1985年荣获四川省优质产品,第三届白酒评比金杯奖等。在1985年10月,曾作为宜宾市代表酒类产品进入中南海试用,并为人民大会堂特制。
“这就是为人民大会堂特制的宜天特曲,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瓶。”万德均拿出收藏的宜天特曲说到,其外包装有“为人民大会堂特制”的字样,酒瓶是透明棱形玻璃瓶。宜天特曲在这一时期十分受欢迎,也被多家媒体报道,被很多人称为“五粮液的姐妹酒”。
1993年更名为宜宾宜五液酒厂。2014年更名为宜宾新宜五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同时企业性质从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更名为宜宾宜五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改制是公司发展中重大转折点。”万德均介绍说,他从1998年担任厂长,负责整个酒厂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改制经历了10余年时间,要解决部分员工养老保险,还要偿还债务,我当时统管生产经营,既要化债,又要确保生产经营高效运转,压力很大,好在挺过来了。”万德均说,“改制完成后,公司轻装前行,各项业务稳步推进。”
在酿酒车间,“这些都是建厂时期的老窖池了,距今已经有40多年历史,这些是我们厂的‘国宝’,这些窖池入选了‘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产区名优老窖池群’。我们的各款酒是优质五粮浓香型白酒,选用优质红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为主要生产原料,经蒸煮糊化,以双轮底窖发酵增香,分级储存酯化,并由高级白酒勾兑师精心勾兑成型。”万德均介绍说,产品质量从选粮—发酵—酿造—检验—调酒—灌装—送检—出厂,每个环节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在包装车间,万德均介绍,“目前我们产品主要有宜五、宜天系列酒,水利部原常务副部长李伯林同志品尝宜五液酒后,对酒质赞不绝口,挥毫题写了:‘宜五液,浓缩五粮精华,巧酿醉人琼浆’。”
近年来,李庄凭借着厚重的文化底蕴、自然风光和风俗特色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李庄三白”日益被人熟知。“我们要充分利用李庄的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依托公司优秀的白酒品质和深厚文化,在酒旅融合上做大文章,不断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万德均表示,目前,宜五酒业稳健经营,公司各项业务持续向好,公司始终坚守诚信经营,酿好品质酒的初心,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知名度,为广大消费者“酿醉人琼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