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新闻

国务院要求国资央企多用善用资本市场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5-11-24 12:03:33】 【来源:证券日报】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提出,国资央企要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能力,“要多用、善用资本市场”。在笔者看来,这一表态不仅就后续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给出了方向性指引,同时还释放出国资央企将深度参与并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强烈信号。

  面对日趋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顶梁柱”“压舱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履行国家战略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自身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

  国务院国资委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累计投资已达8.6万亿元,尤其是2024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占总投资比重首次突破40%,营业收入占比接近30%。尽管中央企业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已有不俗成绩,但也要看到,产业同质化竞争、资源分散等问题依然制约着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国务院国资委就国资央企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能力时强调“要多用、善用资本市场”,对外释放出三大明确信号:

  首先,资本市场已成为国资央企加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速器”。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抢占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然而,具有较高成长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落地周期较长,前期持续的大额资金投入需求,叠加技术迭代和成果转化不确定性带来的高风险特征,使得传统信贷融资模式难以有效满足其发展需求。相较而言,资本市场凭借多元工具搭建的全周期资金补给体系,可以通过IPO、再融资、债券发行等渠道提供精准资金支持,即以“耐心资本”承接长周期投入需求,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其次,资本市场国资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有望渐次落地。根据国务院国资委指明的国资央企并购最新路径,各央企集团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业务中,属于非主业、但具备成长潜力的,可探索注入其他主业央企集团所属上市平台,实现央企间互利共赢。该表述为国资央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机制,即通过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这一高效工具,一方面推动中央企业更快实现技术、产能和市场的整合,避免重复投资与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借助重组放大产业协同效应,提升国有资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最后,资产注入与业务布局有望重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估值逻辑。过往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估值多依赖PE、现金流折现等传统方法,难以体现其创新潜力与产业价值。随着此次国务院国资委释放明确支持信号,鼓励央企集团将非主业但具成长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资产注入其他主业央企的上市平台,这一政策导向有望推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估值逻辑从“静态资产定价”向“动态创新溢价”转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的核心载体,在优质资产注入的预期之下,市场也将更加关注其研发强度、技术壁垒、生态协同等动态指标,有助于破解国资央企“价值低估”困境,进而实现国有资本在关键领域的价值重估与竞争力提升。

  在笔者看来,“多用、善用资本市场”的导向背后,是国有经济布局优化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同频共振。随着国资央企并购重组与资本市场深度绑定,不仅能激活国有资本运营活力,也将引导社会资本进一步向战略性新兴领域聚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资本市场也将在服务国资央企重组整合的过程中,加速实现生态与功能的迭代升级。

 
 
 
推荐阅读
 
百年人寿发力保险健康融合 打造团险服务新模式
柏悦酒店美食美酒之旅首秀杭州 六道美味亮相
十九公里空芯光纤实现量子态稳定传输
电子科大团队实现钙钛矿叠层电池新突破
 
· 泰康人寿幸福有约销售突破三十万件
· 悉尼市中心凯悦嘉荟酒店隆重开幕
· 昕诺飞高科技光影点亮世界第一高桥
· 十五运四川总分位居全国第五名
 
热门点击
  1. 中国本地版手机导航客户端账户数突破三
  2. 国企明年调结构保增长 要建三项清单强化
  3. 中国生产经营状态继续改善
  4.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 建非银机构差异化监管
  5. 股市成交再创历史 投资者节后还能继续上
  6.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维持不变 后续调降仍有
  7. 六月工业利润提速 新增利润扎堆少数行业
  8. 下月起银行免收养老金异地取现手续费
  9. 央企总资产达到三十五万亿 千亿级企业六
  10. 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增速放缓 苹果仍是霸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