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2025年APC全球光纤光缆大会在江苏南通召开,天府绛溪实验室量子互联网前沿研究中心联合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信、中天科技共同发布了基于空芯光纤(以空气为传输介质的光纤,通过空心结构降低信号衰减)的量子通信最新研究成果。该项研究首次实验验证了基于空芯光纤信道的量子隐形传态可行性,标志着成都量子互联示范网迎来关键技术突破,为新一代量子信息网络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发布的研究成果构建了总长度达19公里的空芯光纤传输链路,成功实现量子态的稳定传输。实验数据显示,该系统平均保真度达到85%。实验结果表明,空芯光纤因其对环境波动免疫、低损耗、多功能的特性,在量子互联网领域的应用上有巨大潜力。
作为成都量子互联示范网建设的牵头单位,天府绛溪实验室量子互联网前沿研究中心牵头搭建了量子态制备、传输与探测的完整实验体系。联合团队攻克了光子不可区分性控制、空芯光纤链路优化、高精度贝尔态测量等关键技术,通过光谱特性、偏振、到达时间等多维度调控,确保了量子态传输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基于本次技术突破,成都量子互联示范网将迎来实质性升级。联合团队计划在成都兴隆湖部署环湖空芯光纤量子传输试验线,打造开放共享的“空—量大科学装置”,为周边科研院所提供量子通信技术验证平台。该试验线将进一步探索空芯光纤在真实环境中的传输性能,推动量子隐形传态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用化。
天府绛溪实验室量子互联网前沿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此次成果验证了空芯光纤作为量子信道的巨大潜力,完善了成都量子互联示范网的技术架构,为空芯光纤带来了更多应用可能。随着5G-A、6G与算力网络的快速发展,空芯光纤与量子科技的融合应用将持续释放技术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