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旅行天下

成渝携手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0-08-17 12:06:02】 【来源:成都日报】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强化重庆和四川两地文物保护利用合作,联合挖掘巴蜀文物资源的突出价值和丰厚内涵,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今年4月召开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专项工作组联席会第一次会议上,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签订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物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发现与传承”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幕

  以“石”为媒

  巴蜀文旅走廊首结硕果

  昨日,是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第十五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由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和重庆大足石刻研究院主办的“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发现与传承”展览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通过90余件(套)展品,集中呈现大足石刻独特的美学内涵、精湛的雕刻工艺以及先进的文保成果。据悉,“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发现与传承”展览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两地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背景下诞生的首个展览成果。

  镇馆之宝 相聚成都

  昨日的开幕活动上,大足石刻研究院向金沙遗址博物馆赠送了《大足石刻全集》。作为我国第一部针对大足石刻编写的考古报告集,本套全集由上百位专家学者历经14年编撰而成,共计11册19卷,记录文字252万字,测绘图、等值线图等3000余张,造像图版、铭文及拓本图版5000余张,凝练了大足石刻艰苦卓绝的研究、保护与申遗之路。

  与大足石刻以往的外展相比,本次展览不仅是文物展品数量最多的一次,更是大足石刻博物馆的三大镇馆之宝——释迦牟尼佛像、观音像和香炉,首次在成都集体亮相,向观众展示大足石刻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风采。

  观众走进展厅,即可看到本次展览最重量级的展品——重达720公斤的释迦牟尼佛像坐在莲台之上,眼帘低垂,身体微微前倾。观音像则被安置在展厅中间,与20余件重点展品组成石刻群像。此外,大足石刻中体量最大、雕刻工艺最杰出的一件香炉也在展览中露面。这件香炉雕刻于明代,通高101厘米,重量将近500公斤,由下至上分为五层,每层造型不同、图案各异,却通体镂空,刻工极为精湛,可谓是大足明代香炉的扛鼎之作。

  数字技术 活化遗产

  据介绍,为了弥补千手观音、圆觉洞等难以移动的大足石刻精华不能到馆的遗憾,展厅中使用了沉浸式灯箱造景、超300英寸的巨幅投影等展陈手段,带领观众身临其境地畅游大足石刻。

  位于宝顶山小佛湾的千佛壁也是大足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以“千佛千姿”著称,却因文物保护的需要,从未向公众开放。在本次展览中,依托高清文物数据采集的成果,这幅南宋时期的众生百态图首次与观众见面。

  此次展览中还展出了3D打印的文物复制品,让成都观众也能一睹千手观音主尊头像和辩音菩萨的美姿。对于想要了解更多大足石刻研究资料的观众,金沙遗址博物馆还特别开发线上知识平台,与观众分享更多与石刻相关的文献数据。在展厅外,“四川地区石窟与摩崖造像图片展”也同时展开,将石窟造像艺术的审美和价值无限延伸。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1月3日。

  “唐音铿锵——永陵‘二十四伎乐’音乐文化展”亮相重庆万州区博物馆

  以“乐”为桥

  还原大唐盛世华章

  为了推进成渝两地文物事业、博物馆协同发展,加强博物馆藏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一起奏好“文物曲”,共同唱好“双城记”,记者昨日获悉,为促进成渝两地学术展览交流,成都永陵博物馆联合重庆万州区博物馆,共同举办“唐音铿锵——永陵‘二十四伎乐’音乐文化展”。展览在重庆万州区博物馆羊渠厅亮相。展览通过成都永陵“二十四伎乐”唐五代音乐文化的活化石,让公众了解千年前成都这座古代东方音乐之都。

  携手办展 重温芙蓉花城悠久记忆

  重庆万州区博物馆位于万州江南新区市民广场,是三峡库区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移民文化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是了解三峡风情和万州历史的窗口。馆藏文物2.4万件(套),主要以三峡库区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和传世历史艺术类文物为主体,具体可分为陶器、瓷器、三峡移民文物等34个文物门类,形成了规模宏大的藏品收藏体系,尤以大熊猫—东方剑齿象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巴蜀青铜器、唐湘阴窑青瓷器、三峡库区移民藏品最具地域特色。

  此次联合主办的“唐音铿锵——永陵‘二十四伎乐’音乐文化展”,曾荣获2019年度四川博物院“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展览将复原的“二十四伎乐”浮雕石刻乐器向公众集中展示,展品丰富,包括20余件仿唐乐器及乐舞服饰、国画、诗稿等。从不同层面展示成都永陵“二十四伎乐”音乐文化内涵,还原盛世唐朝的音乐华章,重温芙蓉花城的悠久记忆。另外,展览中展出的还有重庆市万州区博物馆三件馆藏文物,分别为唐代浮雕人面纹灰陶挂饰、唐湘阴窑青瓷女伎乐俑、唐湘阴窑青瓷骑马吹笳俑。其中唐湘阴窑青瓷骑马吹笳俑为一级文物。

  展览分两个单元 开放至下月14日

  展览共分两个单元,第一单元“清商相和”,展示“二十四伎乐”中笛、篪、排箫、笙和筝,这5类乐器属于“十部乐”中的“清乐”,即汉族传统的音乐。这些乐器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汉魏时期,宫廷雅乐和民间俗乐主要使用这些乐器演奏,乐曲主题以爱情为主。这类乐曲统称“相和歌”“清商乐”,被誉为华夏正声。唐五代时期,清乐主要用于宫廷元旦朝会、宴飨、祀神等活动。

  第二单元“乐府新声”反映唐代开放包容的文化自信,融会贯通四方诸国的音乐文化,最终成就了灿烂辉煌的大唐神采。成都永陵“二十四伎乐”中的外来乐器有15种共18件,即拍板、筚篥、齐鼓、鸡娄鼓、鞉牢鼓、羯鼓、叶、曲项琵琶、竖箜篌、正鼓、和鼓、毛员鼓、答腊鼓、铜钹、螺贝。这些乐器既有少数民族乐器,也有外国乐器,并最终演化为本土乐器。

  此次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展览将持续至9月14日。

  本报记者 王嘉

 
 
 
推荐阅读
 
百年人寿眉山中支直付速赔服务赢得客户点赞
元气满满的哥哥播出 陈学冬化身拼命三郎
存量增量改革并行 创业板探索新经验
彭州桂花镇成功转移群众游客上千人
 
· 光线传媒成中国最值钱民营影视企业
· 成都银行同舟行动助科技种子成长
· 以科技手段助力稳企业保就业
· 彭州应急力量成功营救河道受困人员
 
热门点击
  1. 世界兰花奥运会九月在南非盛大举办
  2. 全球最大索菲特水疗中心登陆新加坡
  3. 专家解析亚洲千禧世代 探究旅游发展脉搏
  4. 爱在南非 来一场浪漫的蜜月之旅
  5. 合川区官渡镇打造重庆最大富硒葡萄基地
  6. 兰桂坊成都首届世界杯足球狂欢节嗨翻全
  7. 林志颖狮城寻爱 新加坡旅游微电影全球首
  8. 阿提哈德航空明年开通阿布扎比香港航线
  9. 中意乐游助力学子在暑期快乐旅行
  10. 新技术大显身手 首都航空全力支持抗风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