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转起来、物流跑起来、餐饮忙起来、文旅热起来……开春气温回升,四川经济也正在逐渐复苏。
数字,是对变化的最直观呈现。让我们透过1-2月四川旅游、交通、能源、餐饮等多个行业的数据,感受四川经济复苏的脉动。
旅游市场迎“开门红”交通班列全线动起来
自今年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复苏,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召唤”下,不少已转行的旅游业从业者重回岗位。作为旅游资源大省的四川也交出了“开门红”成绩单。
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第三方大数据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假期,四川共接待游客5387.59万人次,旅游收入242.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73%、10.43%,分别恢复到2019年春节的89.73%、84.75%,两项指标增幅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月6日,出境团队游重启。当天,成都首发团14名游客从成都双流机场出发,前往泰国普吉岛。此后,出境游热度居高不下,3月5日成都至泰国苏梅岛的直飞航班复航,首班140多个座位全部售罄。
旅游市场的回暖,也给交通行业的复苏添了一把火。据成都车站统计,春运期间全站发送旅客1017.7万人次,同比增长36.1%;中国铁路成都局发送旅客4158.4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3.1%,总体客流超过疫情前水平。
视野扩展到交通全域。今年春运,四川“空铁公水”综合客运总量近8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6.4%。其中,铁路、民航运量均超过疫情前水平;高速公路出口总车流量11945.1万辆次,较2022年春运增长7.4%,较2019年春运增长26.1%。
物流行业“跑起来”能源需求持续增长
春节过后,一位位货车司机辞别家人,再度“住”进了逼仄且熟悉的驾驶室,满载货物,向着前路也向着希望前行。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进程加快,物流运行也呈现出良好的恢复态势。
省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四川物流业景气指数为47.5%,较上月回升10.0个百分点;供应链上下游活动趋于活跃,各分项指数均呈现环比回升态势,其中业务总量指数、资金周转率指数、设备利用率指数回升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
经济生产活动的恢复不仅体现在物流需求上升,还体现在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截至2月,四川全省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4.48%,结束自去年8月以来的连续6个月负增长,实现强势反弹。
1-2月,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生产天然气近7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3%;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累计生产天然气14.5亿立方米,同比增加6.2%。川内两家主力生产企业合力保障着上亿人每日的用气需求。与此同时,川渝“气大庆”建设提速,油气勘探领域重大突破接连不断,为产业、经济发展攒足“底气”。
“买买买”模式开启 跨境电商释放新动能
随着生产生活逐步回归正常,大家压抑已久的消费欲望也被唤醒。省统计局3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93.4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餐饮收入605.8亿元,同比增长11.1%。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四川餐饮相关企业约92万家,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其中,成都的餐饮相关企业数量仅次于深圳,排名第二。作为商业的“神经末梢”,餐饮业人气爆棚成为消费复苏的生动写照。
线下消费“烟火气”回归,线上消费也在持续释放活力。省商务厅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四川实现网络交易额7245.6亿元,同比增长19.6%;网络零售额1419.7亿元,同比增长19.5%。
从国内网购到国际海淘,国内消费者在电商平台的购物车已推向全球,跨境电商正逐渐成为外贸发展的新生力量。今年1月,四川省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91.4亿元,同比增长78.1%。其中,进口6.1亿元,同比增长2.2倍;出口85.3亿元,同比增长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