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由四川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四川大学、四川省心理学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四川省2021年“5·25”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在四川大学举办。
活动中,大中小学生代表向社会发出关注心理健康6条倡议;四川高校心理健康培训基地发布了2021年全省大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指南;公布了四川省学校心理健康危机干预专家名单;有关专家作校园生命教育专题讲座。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李国贵强调,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提高心理育人水平,加强队伍建设,推动联动发展,抓实重点环节,加强督促检查,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教育,加强家校沟通推进家校共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系列活动,加强安全教育和危机隐患排查预警,加强心理健康状况摸排和台账管理,加强重点学生群体心理疏导和干预,加强基层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加强地方专家队伍巡回指导和培训,加强校内外协同联动、强化工作合力,加强心理健康及生命安全教育督查指导。
记者从活动中获悉,近期,省教育厅将把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比较充足的高校与各地(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结对,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健康人才、学科和专业优势,辐射带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按照教育厅的要求,各大中小学校将开展一次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摸排,对存在的问题逐一建立工作台账,加强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督导检查。
今后,我省将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兼职教师为补充、专兼结合、素质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按照规定配齐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大学专职教师要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000配备,每校至少配备2名;中小学生每1000人配备1 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