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科技聚焦

从零追赶到领跑 航天重器挺起创新脊梁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1-05-25 13:57:47】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从“东方红”跃然于世到“天问一号”打开星际探索,从“两弹一星”横空出世到“嫦娥四号”传回世界上第一张月背影像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航天事业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实现了“从零追赶”到“部分领跑”的跨越,一件件航天重器筑就民族创新脊梁,也让“中国航天”这张名片闪亮世界。

  遥想建国初期的中国,百废待兴、一穷二白。彼时的中国“连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在先天不足、基础薄弱的条件下,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毅然作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的英明决策。

  在基础薄弱、条件简陋,无参照样本、无完整资料情况下,老一辈航天人因陋就简,从元件、材料到单机、分系统以至整星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工艺难关,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从戈壁大漠飞向九天。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立了完整配套的科研生产创新体系,造就了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

  如今,“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送入预定轨道,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为全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一个个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显著增强了我国国防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航天创新不仅是质的突破,也是效率的突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第一个“100次发射”用了37年,第二个“百发”用了不到8年,第三个“百发”用时仅4年多。而在2021年,我国全年发射次数有望首次突破40次。

  与此同时,空间技术和应用全面发展,显著带动空间物理、空间天文、空间生物等重要领域基础理论研究,牵引着自动控制、计算机、精密制造、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快速发展。

  航天科技成果大力转化,北斗导航卫星、风云气象卫星等卫星资源的应用,让航天走进千家万户。高分专项在防灾减灾与应急响应、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航天技术与产品服务助力脱贫攻坚,上千项航天技术成果实现移植深耕,孕育了智慧城市、太空育种、太空制药等新业态,产业经济规模由百亿量级跃升至千亿量级。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将持续推进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不断提升我国航天器进入外太空的能力。载人航天方面,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空间站共计11次发射任务,开展大量的在轨科学实验。多颗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业务卫星发射,将进一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需要。一步一脚印,中国航天将不断谱写创新篇章、创造航天强国建设新辉煌。(记者 郭倩)

 
 
 
推荐阅读
 
从零追赶到领跑 航天重器挺起创新脊梁
西华大学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主题教育
故宫美妆鹤禧觉色呈现禧颜主题下午茶
成都高新区首个心理健康促进中心揭牌
 
· 一场万物皆可串的恣意玩乐之约
· 四川科技周百家重点实验室公众开放
· 中国龙舟公开赛遂宁站首日顺利完赛
· 川渝携手迈向万亿汽车制造产业集群
 
热门点击
  1. 谷歌透露下一个野心是构建健康人体地图
  2. 美敦力与先健科技扩大战略合作
  3. 高科技掌控生活 装上千里眼家里宝宝活动
  4. 四川律贝生物攻坚克难长薄鳅繁殖再创佳
  5. 四川省三项档案课题获国家立项
  6. 四川增强自主创新驱动升级  
  7. 院士创新工作站落户成都清科
  8. 易观智库发布中国搜索引擎报告
  9. 成都将建医药电商平台字号
  10. 陌陌游戏开发者沙龙于成都举办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