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身着白大褂的研发人员置身实验室内,透过白色玻璃,可以看到他们处于忙碌状态。有人正在借助专业设备观察合成物,有人专注地往实验设备投放起始原料,有人站在通风柜前操作合成仪器,房间内布满了各种规格的试管,实验现场有条不紊。日前,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在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倍特药业药物研究院看到了这一幕繁忙的实验场景,而这样的工作状态每天都在持续。
“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党的二十大报告传递出科技创新的信心和决心。今年9月,倍特药业研发的造影剂产品碘普罗胺注射液获批上市,成为国内首仿,此举打破了原研进口药品在国内市场长达二十多年的垄断局面。
“碘普罗胺注射液是公司的创新成果之一,公司目前整体在研项目超过230个。”谈及未来发展,倍特药业药物研究院院长黄浩喜博士和团队成员对所从事的制药行业满怀憧憬。
历时4年最终“点石成金”
经历成千上万次“排列组合”
医药行业研发周期长,投入大,正是在周而复始的实验过程中,一些创新成果才能涌现出来。
“先带你参观我们的小试实验室,这里可以观察到碘普罗胺原料药和制剂是如何产生的。”10月27日下午3点,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刚来到倍特药业药物研究院,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便决定带记者实地看看药品研发环节。
透过小试实验室一侧的玻璃视窗,可以看到研发人员正在有序地进行实验工作。“这是我们的合成场景。”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合成的过程就像“点石成金”,通过各种简单的化学原材料和试剂,经过研发人员的巧妙设计和操作,发生各种奇妙的化学反应,最后变成我们想要的各种药物。
怎样才能提炼出“真金”?“为了避免实验的盲目性,我们会根据一些参考文献,遵循相关技术原理,在这个基础上去设定一个实验框架,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合成实验,否则会造成时间、成本及安全的不可控。”该负责人说。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合成的过程难度极大。“我们首先要考虑合成实验的路径是否走得通,同时,也要考虑成本是否可控,还要考虑如何在合成过程中控制杂质。”该负责人透露,实验过程中需要高度洁净的空气环境,通过一套特制的排风系统,可实现每分钟更新一次实验室空气。
“每一种药物研发背后都会经过原料配比环节,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成千上万次的‘排列组合’,最终获得最优解。”该负责人解释道,对于一般药物,通过小试实验得出的化合物形态通常有粉末状、晶体状,也有油状。这批化合物会被送到另一个实验室进行质量检测,然后再进行制剂工艺探索;而在制剂工艺环节,研发人员又将再次进行成千上万次的“排列组合”,最终研制出制剂成品。“这只是小试环节,后续还会到其他地方进行放大实验,以保证工艺的稳定。”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碘普罗胺的研发也同样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记者采访获悉,倍特药业的碘普罗胺原料药和制剂品种研发项目于2018年立项,4年之后出成果。而在新产品出现之前,研发人员一直在实验室“修炼”。
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并举
药品预计年底投向国内市场
倍特药业的这款“成都造”碘普罗胺原料药和制剂品种在业内被称为造影剂产品。“它恰似‘医生的眼睛’。”据倍特药业药物研究院院长黄浩喜介绍,之所以启动这款药品研发,一方面是市场需求激增,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国内从事造影剂产品制造的厂家极少,这一赛道长期由原研进口药品垄断国内市场。“药品价格和技术长期受制于人,而一旦国内企业在这一领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最终会给患者带来利好。”黄浩喜说。
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催生了造影剂产品更大的市场需求。“很多病症发现之后都是晚期了,而在晚期之后进行治疗,效果甚微。因此,国家现在倡导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任何一种疾病一旦早期就介入,治疗起来相对容易,而CT检测是帮助医生发现患者病患的一个直接有效途径,为了帮助医生更加清晰地诊断,在进行CT检测过程中需要向患者注射造影剂。”黄浩喜介绍,中国人均造影剂使用量和欧美地区差距较大,价格成为药品使用中的一只“拦路虎”。
此前,市场上使用的CT造影剂产品不到10种,而国内能够自主生产的只有3~4种,其他都被原研进口药品垄断。2018年底,倍特药业启动造影剂产品研发,瞄准碘普罗胺原料药和制剂品种这一细分赛道。
“我们同时启动原料药和制剂品种研发,争取将两项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黄浩喜透露,在原料药研发环节,成都本地企业西岭源药业也参与其中,双方搭建的研发团队达40余人。
4年之后终于交出“成绩单”,而产业化路径已经铺开。针对碘普罗胺项目,倍特药业在其项目研发的第二年就同步进行产线布局,形成了研发在成都高新区、生产环节在四川广安和成都市双流区的发展格局,产品预计年底投向市场,未来也会拓展海外市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这让研发出身的黄浩喜倍感振奋,“造影剂只是公司研发的产品之一,目前其他在研产品有230余种,不乏多个前沿技术领域项目,未来争取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