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区域视窗

踩雷消费贷 年内十三家银行领罚单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0-03-25 11:06:46】 【来源:金融投资报

  从直接降低贷款利率到拼团贷款利率打折,2月以来,多家银行对消费贷款产品进行了“花式促销”,热度持续回升。值得留意的是,消费贷违规问题依然存在。据《金融投资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银保监系统已公布相关罚单19张,涉及13家银行,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消费贷款管理不尽职,用途不合规等。

  个人消费贷违规流向楼市

  3月23日,青海银保监局发布一张个人罚单,对某股份制银行西宁分行贷款“三查”不尽职,发放虚假消费贷款用于归还本行其他借款人逾期贷款利息的直接责任人樊光生予以警告处罚。这也是青海银保监局3月18日以来,公布的第6张涉及消费贷违规的罚单。此前,包括上述股份制银行西宁分行在内的3家大型银行省市级分行及相关责任人均受到处罚。涉及违规行为包括贷款“三查”不尽职,发放虚假消费贷款用于归还本行其他借款人逾期贷款利息;贷后管理不尽职,消费贷款资金违规流入国家禁止或限制领域,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贷后检查不尽职,个人自助小额信用消费贷款资金违规流入国家禁止或限制领域等,分别处以罚款25万元、30万元、50万元。

  事实上,因“踩雷”消费贷业务受到处罚银行并非个例。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银保监系统已公布消费贷违规罚单19张,涉及13家银行。其中,仅3月公布罚单达9张。除青海银保监局外,广东银保监局亦发布3张罚单,对浙商银行广州分行等3家银行“个人消费贷款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不尽职”等违规行为进行了处罚,

  而在2月开出的两张罚金700万以上的罚单中,亦涉及多项消费贷业务违规。如某银行存在汽车消费贷款风险分类结果不能反映真实风险水平;个人消费贷款风险分类结果不能反映真实风险水平;汽车消费贷款和汽车抵押贷款贷前调查存在缺失;汽车消费及经营贷款审查不到位;个别汽车消费贷款和汽车抵押贷款用途管控不力,贷款资金被挪用;个人消费贷款及个人经营性贷款用途管控不力,贷款资金被挪用;部分个人消费贷款未按要求进行受托支付等。

  总体来看,在出现消费贷业务违规的银行中,不乏国有银行及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从违规原因来看,消费贷款管理不尽职、用途不合规等成为“重灾区”。而个人消费贷款资金违规流向楼市最为集中,涉及浙江建德农村商业银行、江苏灌云农村商业银行、浙江诸暨农村商业银行等。

  其中,浙江建德农村商业银行因“以存单质押滚动发放贷款形式虚增存贷款;未有效管控贷款资金使用,个人消费贷款资金被挪用于购房”,被处以罚款80万元;江苏灌云农村商业银行因“个人消费贷款管理不审慎、消费贷款资金被挪用于房产领域”,被处以罚款30万元;浙江诸暨农村商业银行因“贷款资金转作保证金,质押用于开立银行承兑汇票;个人消费贷款资金挪用于购房”,被处以罚款80万元。

  此外,某国有银行丽水分行除消费贷款流入房市外,还存在消费贷款流入股市;浮利分费;贷款“三查”不严,导致信贷资金被挪用,转借他人等违规行为,被处以罚款95万元。

  贷前审核及贷后管理需加强

  近年来,多家银行逐渐向零售业务转型,除信用卡和个人按揭住房贷款外,也纷纷推出多款消费贷产品抢占市场。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的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的消费贷产品信息,各银行都推出了两款以上消费贷款产品,以无抵押消费信贷为主,其中每个银行都至少有一款纯线上消费信贷产品。

  受疫情影响,新增消费需求缩减,银行零售业务压力倍增。就在2月,居民贷款减少4133亿元。财信证券分析师周策认为,居民贷款新增下降部分来自短贷,居民短期贷款新增-4504亿元,下滑明显,同时2月居民中长期贷款仅新增371亿元,创下2013年以来单月新低。“受疫情影响,消费和房地产需求疲软,居民部门贷款需求乏力,疫情过后,居民部门贷款将修复。”

  在此情况下,银行对消费贷款产品的“花式促销”并不鲜见。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在优惠“揽客”的同时,银行对于消费贷的风控环节依然值得关注,如贷款用途的贷前审核以及贷后管理等。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多家银行都对各家银行贷款用途进行提示,贷款可用于客户本人及其家庭消费,包括旅游消费、百货消费、医疗服务、购车消费、助学进修、婚庆服务、装修建材、家具家电等。

  以建设银行为例,在申请消费贷产品时,需进行“用途承诺声明”,承诺贷款资金不用于股票、期货、金融衍生产品、股本权益性投资、购房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禁止的其他消费与投资行为;招商银行则提示,产品“仅限用于个人消费,不得用于购房、股票等投资领域”,同时“请保留并上传款项消费凭证”。

  在分析人士看来,由于消费金融具有碎片化场景和高频需求的特征,受托支付这一解决贷款资金违规使用的根本性手段并不适用,一般通过加强贷后管理、行业自律和监管检查等方式予以规范。随着监管科技的发展,通过金融科技手段监控资金流向有望成为新的监管创新方向。本报记者 吉雪娇

 
 
 
推荐阅读
 
电子行业迎黄金发展期 天弘电子受青睐
通威股份投资年产四万吨高纯晶硅项目
政府帮扶共同战役 四川民企复工复产加速
太平人寿当选全国金融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标兵
 
· 改道创业板 交大思诺多个疑团待解
· 稳内需和科技成长双轮驱动基金业绩
· 渤海银行成都分行推出线上化政采贷
· 西南交大举行首场博士研究生在线答辩
 
热门点击
  1. 兰州大学联合宜信普惠开展农村普惠金融
  2. 中国最大包装制品展览会明年三月广州举
  3. 让人生更加出彩 成都高新举办双语主题演
  4. 余额宝购车全国上线免开三个月 退车不扣
  5. 云铝股份拟出资十六亿收购大股东旗下三
  6. 汇添富移动互联主题基金正式发行
  7. 伦敦成为吸引中国投资者的最大海外市场
  8. 资本流入放缓 专家建议中国放松货币政策
  9. 国内各地持续高温烧烤 极端天气有保险
  10. 北化股份 大股东拟变为中兵投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