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3日登陆新三板的北京交大思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交大思诺)在挂牌不久便有了转板的念头。同年12月20日,交大思诺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拟转板上交所主板。但在2018年5月,公司便主动撤回上市申报材料,暂缓上市。2019年公司更新招股说明书,将上市地点由上交所主板变更为深交所创业板。不过,《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交大思诺在业绩、应收账款、募投项目等方面暴露出来问题却遭到了市场人士质疑。在此背景下,距离首次发布招股书两年多之久后,公司能否如愿转板成功,3月26日将有答案。
业绩逆势增长
从业绩角度来看,交大思诺有着不错的表现。2016年-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4184万元、24192万元、30503万元,2017年、2018 年同比增速分别为 0.3%、26%;同期净利润分别为7792万元、8557万元、10648万元,2017年、2018年同比增速分别为10%、24%。
交大思诺业绩平稳增长背后,与行业可比公司业绩呈现明显波动态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2017年来看,交大思诺虽然营业收入微增,但净利润出现了一成的增长。而从同行业可比公司来看,辉煌科技2017年净利润同比下滑278%,出现大额亏损;世纪瑞尔下滑48%;思维列控下滑29%;交控科技下滑16%。在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普遍下滑,甚至亏损背景下,交大思诺逆势增长显得格外耀眼。
在经过业绩持续增长后,交大思诺成长性能否保持却存在不确定性。有分析人士指出,公司所处行业存在明显季节性,但从公司2019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净利润情况来看,2019年全年或存在增长压力。
应收账款异常
营业收入平稳增长,但交大思诺应收账款却出现异常增长。招股书显示,2016年-2018年,交大思诺 应 收 账 款 账 面 价 值 分 别 为8653.53万元、7606.08万元、13035.53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5.78%、31.44%、42.73%。2018年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重明显上升。同时,在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微增时,公司应收账款出现一定程度下滑;然而,2018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应收账款同比增幅却高达71%。不难看出,2018年应收账款增速远高于同期营业收入增速,下游客户还款压力或在增加。
在市场对交大思诺应收账款的质疑中,公司挽留大客户的“优势”被指是采取大比例赊账交易。就交大思诺前五大客户来看,中国通号、中国铁总、中国中车等巨头是公司最重要的客户之一。具体来看,2018年,公司对中国铁总销售收入为5470万元,应收账款为3148万元,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58%;对中国中铁销售收入为2345万元,应收账款为1275万元,占比高达54%。有市场人士质疑指出,公司所属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为挽留客户,公司采取了大比例赊销方式。然而,赊销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增大了应收账款的风险。虽然对收入会有正面推动作用,但不健康的销售方式对公司长远来说并不是好事。大扩产存风险
交大思诺此次IPO拟募资5.32亿元,投向4个募投项目。其中“列控产品及配套设备生产基地项目”将明显扩大公司现有产量。但从目前公司产量、销量等情况来看,有业内人士表示公司该项目扩产显得多余,建设必要性存疑。
从产量、销量来看,2018年开始交大思诺产销率出现持续下滑。从销量来看,2017年应答器系统合计销量为10913台,2018年合计销量为9451台。就2019年上半年销量情况来看,2019年全年销量将出现增长,但增量还存在不确定性。公司此次募投项目将扩产3万套,市场空间是否够大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交大思诺表示,公司主要负责软件系统的研发与程序加载,电路板焊接、整机制造等硬件加工环节主要采取外协生产模式,因此,公司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产能。仅从产量角度来看,2019年上半年公司应答器系统产量已远高于2018年全年产量,且产销率陡降。有质疑指出,公司存在较大的限制产量空间,将限制产量实现有效销售便可应对市场需求增长,目前时点进行扩产显得有些多余。然而在大幅扩产背后,如何实现有效销售缺乏有力依据,募投项目存在较大风险。如新增产能或会形成无效产能,加之产能增加后带来的管理费用增长,将拖累公司业绩。
对于交大思诺招股说明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金融投资报》记者将继续关注。 本报记者 林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