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户农户的闲置房屋通过流转后实现收入300万元,流转业主投入700万元对闲置房屋进行翻修改造,这些由新农人改造后的新民宿成为绵竹市棚花村民宿产业发展的一个亮点。
王永明是山东人,他的妻子是绵竹市玉泉镇人。“我想有个小院子,花开花落一辈子。”王永明说,这是很多现代城里人的梦想。 2022年,夫妻俩通过德阳市农村产权交易所绵竹平台,流转到棚花村11组一家农户的闲置房屋20年使用权,王永明又花了50万元,在原址建起相同使用面积的一楼一底的装配式木质民宿。他说,棚花村的环境好,又处于国家4A级景区九龙山——麓棠山辖区,适合发展民宿。
在棚花村遵道梨花广场附近,一家苏派风格的民居别具一格,这种砖混一楼一底的民宿,像一个袖珍的园林,还有专门的品茶室。主人阚静是成都人,她也是通过德阳市农村产权交易所绵竹平台流转到棚花村一户农户的闲置房屋,流转费花了13万元。后来,阚静又投入70余万元新建起现在的苏式民宿。村民黄孟兰对记者说,这些外来的新农人建立的民宿各具特色,成为棚花村的新景观,还带动当地村民发展民宿产业。
九龙镇棚花村党支部书记蒋刚介绍,村上通过探索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的有效做法,开展闲置农房流转法律服务——‘三书模式’(《律师法律审查意见及见证书》+《公证书》+《交易鉴证书》) ,让20户农户直接收入300万元。同时,这一批新农人把棚花村农户的闲置房屋改造为高端精品民宿,有效带动了全村乡村旅游发展。
这些新农人到乡村去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农村产权交易的不确定性。而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推出的闲置农房使用权流转“三书模式”,将农村闲置房屋以规范文书形式形成交易要件的标准化表达,既保障市场竞件的合法性,又解决了他们下乡发展的后顾之忧。
“这些外来资金的投入,不仅盘活了闲置农房,还带来新的观念、新的理念、新的信息,带动当地民宿的提档升级。这些新农人每年还要向村上缴纳物管费、清洁费等,实现多赢的局面。”蒋刚说。
成都农交所德阳所创办人、四川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姜华说,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三书”模式为乡居生活和田园梦想的实现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未来,他们将利用资本要素更好地激活乡村发展活力,实现生态转型与城乡融合,让更多的农村闲置资产变现,让更多的城市人实现田园梦、乡居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