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区域视窗

宜宾市四个村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3-01-18 14:56:06】 【来源:四川新闻网】

  1月18日,记者从宜宾市司法局获悉,近日,司法部、民政部印发了《关于命名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决定》,决定命名1136个村(社区)为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其中,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安石村、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柏溪街道喜龙村、四川省江安县铁清镇七柱村、四川省高县落润镇普和村榜上有名。

  宜宾市翠屏区安石村

  在李庄镇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安石社区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先后被评为“四川省首批省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四川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

  一、凝聚“乡村振兴”向心力

  安石社区于2019年完成社区建制调整和依法进行换届选举,组建了两委新领导班子,7个村民小组依法推选社员代表,通过社员代表大会建立健全了社区内的管理制度和会议制度;实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的工作法和“一事一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听取党员同志的建议,了解村民所需及存在的问题,严格落实整改。每季度定期对村务、财务、党务工作情况进行公开,对重要事务及时开展公开或张榜公示。每半年定期召开村民大会,对社区开展工作总结和述职述廉,以党建促管理。

  二、提升“法治社区”传播力

  社区成立了以社区支部书记为第一负责人、社区常职干部、组长、纪检委员为组员的依法治社区工作小组。对依法治社区工作小组成员、及调解小组的调解人员和社区代表每月开展法治中心组学法会,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每组有一名法律明白人,满足群众法律需求,社区还通过张贴法治宣传海报、横幅、发放普法书籍等方式进行法治宣传,教育群众依法维权、依法办事。

  三、增强“产业发展”内动力

  近年来,社区两委会因地制宜,以农业观光旅游和农村种养殖业为主,发展特色农业。社区引进了梦里水乡、田之星等7个公司企业入驻。2020年为打造“酒乡渔美”示范园区,社区成立了安垚文旅公司。目前安石村集体资产总额已由1016.9万元增长为4841.5万元,提供就业岗位75个。

  四、传递“乡风文明”感染力

  一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社会风气不断优化。社区已建设成集教育培训、文体活动、综合治理、纠纷调解、健康卫生服务、政策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了篮球场、健身场和农家书屋,完善了阅览室、乒乓球室、为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二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构建和谐农家。社区掀起了在居民中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文明家庭、和睦家庭、学习型家庭不断涌现。如今的安石社区,到处洋溢着和谐、祥和、欢乐的气氛。

  宜宾市叙州区柏溪街道喜龙村

  川南茵红李之乡——柏溪街道喜龙村地处岷江河畔,幅员面积3.4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630户2100人。喜龙村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把村务管理、基层治理、产业发展都纳入法治化轨道,法治建设切实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助力喜龙村先后被表彰为市级文明村、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四好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一、依法治村机制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实行“四议两公开”制度。村委会建设规范,积极推广村级组织依法自治事项、依法对喜龙村村规民约进行修改。例如,喜龙村两委以宜居环境打造为目标,创新探索“幸福积分超市”积分制管理办法,把群众自觉遵规守法守纪、整治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财产、合理处理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纳入积分事项,把积分作为评选各类优秀家庭的依据,着力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有力维护了全村和谐稳定。

  二、“三治融合”促发展。喜龙村将法治融入自治德治,不断优化和谐发展环境。喜龙村推进村级组织依法自治事项、村规民约依法依规修改。同时推动提炼形成寿诞习俗、家风家训等,倡导健康低碳生活方式,有序推进移风易俗,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力促进法治与德治、自治融合,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2021年9月喜龙村被中央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中央宣传部、民政部、司法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三、建设平安法治乡村。喜龙村深化“六无”平安村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风险隐患信息化排查处置机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完善防范和整治“村霸”问题长效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农村黄赌毒和侵害农村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开展农村交通、消防、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农村制售假冒伪劣农资、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四、强化法律服务供给。喜龙村不断完善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室建设,夯实法治基础,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喜龙村不断整合法律资源,充实基层法律服务力量,除拥有自己的法律顾问外,还引来四川酒都律师事务所、四川君瑞会计师事务所与村签订帮扶合作协议,邀请宜宾学院法学院成为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单位。推进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喜龙村借助每季度一次的户长会平台,持之以恒培育“法律明白人”;结合农耕文化生态园打造法治文化长廊,提升法治影响力;通过乡村舞台表演法治节目,繁荣法治文化;强化矛盾纠纷调解中的普法教育,调解一案、教育两边,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目前,喜龙村吸纳专业人员,形成“法律顾问+村(社)干部+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综治网格员”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

  宜宾市江安县铁清镇七柱村

  江安县铁清镇七柱村辖区有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540余人,其中党员70人,该村坚持以党建引领,坚持法治与自治、德治相结合的原则,使社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法治教育制度更加健全规范,各项工作走向民主化、法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法治化水平稳步提升。在村支两委团结带领全体村民,使该村从一个产业落后、村落破旧的传统村落,发展成为村民和睦、新村靓丽、产业高端、社会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村级组织健全完善。七柱村始终坚持以探索“打造山水田园乡镇,建设幸福美丽铁清”为统揽,不断夯实组织力、凝聚力、发展力。建立了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两委”为主导、各社社员为主体的村组织体系。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村“两委”班子焕发出强大的干事创业热情与活力。村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有效,村级组织成员没有受过刑事处罚,无违纪违法行为。

  二、民主制度规范完备。七柱村不断规范民主管理制度,合法产生村民自治章程及村规民约,同时在民主选举、民主评议、民主决策等方面都切实做到按制度按规章办事。定期召开村民会议及村民代表会议,对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实行民主决策,切实落实“一事一议”制度和决策责任追求制度。在财务方面,实行定期审计和定期公开,确保村民对村社财政情况的知晓度。对于村干部的管理,实行民主评议,落实奖惩及责任追究制,确保村干部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和村民对于干部的满意度。

  三、法治建设扎实有效。“两委”班子带头学法、用法。村书记带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宣传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共建立法律服务小分队2支,人数达16人,义务法治宣传员16人。积极宣传《宪法》《民法典》《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与村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桃花基地着手打造成蹊·法治广场,将法治文化融入文旅项目,公共法律服务覆盖到位,村法律顾问全程参与村集体土地流转等合同签订,健全社区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队伍,为居民提供法律政策咨询与帮助,开展“订制调解”,矛盾纠纷调处有效率始终保存在98%以上。推进“雪亮工程”共联,加强平安乡村建设。开展“五”即“五好”选树活动,以弘扬正气、崇德向善为主题,开展“好老人、好儿媳、好公民、好少年、好家庭”选树活动,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七柱村党组织秉承法治为民、法治靠民的法治理验、不断优化法治惠民,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促进七柱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一是建成铁清镇七柱村桃花基地,共流转土地500亩进行苗圃种植,包括栽种桃梅、樱花、桂花等花木品种80余个,年收入超100万元。

  二是七柱村推出‘桃花岛——红叶李园——桃林长廊’等3条精品线路,高峰期,游客有近万人,旅游年收入将达到500万元。

  三是该村2020年以来新增了两个分别年产一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三个畜牧饲料加工厂,一个塔罗科柑橘产业园区和红柚产业园区,以及其他农特产品加工业。

  四是文旅融合,依托桃花文化旅游季活动,举办多场文艺表演,吸引不少村民及外地游客前来。 七柱村乡村振兴产业蓬勃发展,实现了交通便利化、五通现代化、服务城市化、生态田园化、旅游乡村化的“五化”美丽新村。先后获评省级乡村振兴重点村、省级四好村,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卫生村,市级文明村等荣誉。

  宜宾市高县落润镇普和村

  普和村位于落润镇西部,紧邻蜀山茶海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域,在2019年建制村调整治由原大楠村、普照村合并而成,全村辐员面积9.02平方公里,现有12个村民小组、715户,2734人。现有茶叶5000余亩,全村茶叶产值3500万元,人均茶叶收入1.2万元。近年来,普和村紧持以“强产业、优生态、茶香果甜助群众富裕,抓治理、树新风、村美人和促社会和谐”为发展思路,紧扣“德治、法治、自治”工作要求,推动基层治理和基层法制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两年来,先后创建了省级卫生村、市级文明村,被县委、政府评为了疫情防控先进党组织、平安建设先进村、拥军爱国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开展五好评选活动、推行“德治”建设。村两委制定了好公婆、好女婿、好儿媳、好邻居、好家庭评选标准和评选办法,每年利用重阳节机会大张旗鼓表彰好公婆、好女婿、好儿媳、好邻居、好家庭等文明新风先进典型,倡导群众为敬老节捐款,让全村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吃坝坝宴。2年来,共评选了文明新风先进典型16人,倡导群众捐款3万余元,为60岁以上老人免费摆坝坝宴100桌。诚实守信、邻里守望、崇德向善、知耻明礼的村风、民风、家风正在悄然兴起,尊老、敬老、捐资助老在普和村已成为新风尚和新常态。

  引导群众良性互动,推行“自治”建设。一是每天一次温馨提示。村两委坚持每天早上7点通过微信群发送一次“今日温馨提示”,全年365天从不间断,及时宣传涉农政策和解答群众急需了解的事情,让全村群众养成了每日必看“今日温馨提示”的习惯,并调侃为“普和早报”。二是每月一次卫生评比。村两委制定了每月一次的环境卫生评比制度,对当月被评为“最佳卫生户”的,由村组干部亲自上门授牌、 发放奖品,并在村组微信群内进行通报表扬,两年来,共评选了最佳卫生户288户,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明显改变,推动了人居环境的有效治理。三是每季度一次院坝会。村两委每季度择时分点分片召开一次院坝会,逐渐让群众对院坝会改变了看法,产生了兴趣,从过去认为没听头、不想听到现在认为有听头、主动听。两年来,共召开了院坝会96场(次),院坝会已成为群众喜闻乐见、良性互动的基层治理有效模式。

  开展法律宣传教育,推行法治建设。村两委坚持以“依法治村”和“平安建设”为载体,利用村级大喇叭、宣传栏、院坝会、法律宣传手册对涉农法律法规和《民法典》进行了重点宣传,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法律知识和法治意识,两年来,村两委共组织开展了法治宣传文艺演出2次,印发法律宣传手册5000册,召开法律宣传院坝会10次。通过广泛的法律宣传,全村群众养成了遇事讲法、遇事守法的良好习惯,全村矛盾纠纷发生率同比减少50%,矛盾纠纷成功化解率达100%。

 
 
 
推荐阅读
 
多地办公楼市场指数企稳 商业地产将复苏
电子科大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挂牌成立
华夏保险四川分公司党委新春走访慰问困难员工
高净值人群拥抱确定性 商业保险日益受青睐
 
· 华西地产市场今年将迎来回暖与复苏
· 专车接送上下班 彭州人才通勤专线开通
· 四川十佳群众体育引领员大奖正式颁发
· 内江市启动医务人员子女爱心托管服务
 
热门点击
  1. 兰州大学联合宜信普惠开展农村普惠金融
  2. 中国最大包装制品展览会明年三月广州举
  3. 让人生更加出彩 成都高新举办双语主题演
  4. 余额宝购车全国上线免开三个月 退车不扣
  5. 云铝股份拟出资十六亿收购大股东旗下三
  6. 汇添富移动互联主题基金正式发行
  7. 伦敦成为吸引中国投资者的最大海外市场
  8. 资本流入放缓 专家建议中国放松货币政策
  9. 国内各地持续高温烧烤 极端天气有保险
  10. 北化股份 大股东拟变为中兵投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