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县映秀镇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着深厚的红色底蕴,同时藏羌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映秀镇依托当地丰富文化资源,积极探索非遗传承与现代文化融合之路。当地以“非遗羌绣文化生活馆”为代表的特色致富工坊正逐步成为村民致富的新引擎。
走进映秀镇的“非遗羌绣文化生活馆”,这里的羌族服饰、羌绣作品以及各类羌绣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据工坊主理人介绍,去年7月投资100万元,占地450平方米的羌绣非遗生活馆正式投入使用,馆内设置公共展示区、培训室等。目前除了开展羌绣培训,还研发了各类小饰品、箱包、车载用品、家居生活饰品等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将非遗展示与现代旅游深度融合,正在成为普及推广汶川羌绣文化的重要场所。
工坊主理人何高艳带领团队将羌绣“创造性转化”:“我们把原本只在服饰上的刺绣,变成游客能带走的日常生活用品,文创产品既保留了羌族文化符号,又贴合现代审美。”
如今,生活馆不仅是展示羌绣文化的窗口,更成为连接传统与市场的桥梁。“目前已经带动了30多名绣娘在家门口能够增收。”何高艳介绍,依托阿坝州及汶川县文旅市场,羌绣文创产品已走进景区商店,同时与省内民族文化跨境电商合作,通过客群分析与产品定制拓展销路。
同时,“非遗羌绣文化生活馆”作为集羌绣文化交流、研学体验、文创产品展示展销为一体的非遗羌绣文化生活馆,自投入使用以来,不仅吸引着各地游客参观购买,还带动当地绣娘居家灵活就业。映秀镇中滩堡村村民张姐笑着说道“现在在家就能挣钱,还能照顾老人小孩。”
据了解,映秀“非遗羌绣文化生活馆”的建成不仅是当地非遗传承与现代文化融合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也是当地依托特色资源发展创新的有力探索。下一步,羌绣坊还将开启线上直播,让羌绣文创产品进军电商市场,进一步拓展销路,带动更多绣娘有钱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