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四川在线记者从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日,在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西华师范大学联合开展野生动物调查中,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在保护区内的子梅村附近监测到黑麝的清晰活动影像,这是四川首次发现该动物的分布。
黑麝是一种鹿科麝属动物,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数量十分稀少,国内记录主要分布于西藏东南部、云南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等区域,国外多见于不丹、缅甸北部和尼泊尔东部,四川此前未有确凿纪录。从外观上看,黑麝和林麝较为相似,两者最大的差别在脸和颈部,黑麝脸和颈部无白色斑点,而林麝有一条比较宽的白色带纹,一直延伸至腋下。
此次发现,将黑麝的已知分布范围向东北方向扩展了约300公里,使四川省有记录的麝类物种从2种(林麝、马麝)增加到3种。贡嘎山位于黑麝分布区东北边缘,其高山暗针叶林与杜鹃灌丛生境为研究该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及横断山区麝类共存机制提供了新对象。
近年来,省林草局组织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与科研单位联合开展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类更新至65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