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与执行飞行任务的三位航天员一起归来的,还有经过“太空育种”的92种石斛种质资源。其中,12种“太空石斛”是四川本地原生活体石斛种质资源。这也是四川石斛种质资源首次进行“太空育种”。
石斛是兰科石斛属植物的总称,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被称为“药用植物界的大熊猫”。此次搭乘神舟十四号的“太空石斛”,全部由成都青白江国际石斛研发中心(以下简称“研发中心”)发出,这里汇集了全球1097种石斛。
“太空石斛”有何科研价值?产业前景如何?1月3日,四川在线记者来到研发中心,一睹四川“太空石斛”真容。
有啥直观变化?
长势良好生长速度更快
“我们刚刚从北京取回来的,回到成都青白江马上开了空调,室内储存温度必须控制在20~30摄氏度。”研发中心主任杨洪斌小心翼翼地从储存箱内拿出一个个巴掌大的透明塑料密封袋,整齐摆在桌子上。
每个塑料密封袋上都有编号和相对应的石斛种质资源的名称。“这是夹江石斛,新长了很多芽。”杨洪斌指着编号“8”的夹江石斛仔细数了数,其根部已经冒出11根嫩芽。
12种四川本地活体石斛种质资源中,有乐山夹江县的夹江石斛、雅安汉源县的叠鞘石斛和铁皮石斛,还有凉山会东县的金钗石斛、曲茎石斛和串珠石斛等。其中,夹江石斛净重为5.9克,是此次四川“太空石斛”中最重的石斛种质资源。
除了四川本地石斛,也有安徽霍山、云南龙陵等地的石斛种质资源一同从太空返回,还有国外的石斛种质资源——来自老挝的虎牙石斛。92种“太空石斛”总重量为170余克,其中最重的紫斛约10克,最轻的大花石斛仅为0.4克。
“通过整体观察,92种石斛目前生长状态良好,生长速度同比加快。”杨洪斌指着来自雅安汉源的叠鞘石斛说,“你看,它到太空前是3厘米的一根茎,现在长了一根新芽,已经有7厘米长,如果在地球上正常生长的话,同期新芽最多只能长到5厘米长。”
科研价值如何?
“太空育种”已有初步成果
这不是研发中心的第一次“太空育种”。2021年4月,神舟十二号“飞天”之前,杨洪斌就成功申请了石斛太空之旅,紫斛等4种来自云南的石斛种质资源经过了为期3个月的太空旅行,走出了该研发中心石斛“太空育种”第一步。
杨洪斌介绍,研发中心拥有的石斛种质资源约占全球73%,是全球最大的石斛种质资源库。“太空育种”,可提升研发中心石斛种质资源的育种和科研能力,也有助于筛选出太空“诱变更好”的石斛种质资源。
“从神舟十二号返回的4种石斛来看,已有初步科研成果。”杨洪斌说,经过1年多的科学研究和组培实验发现,神舟十二号“太空石斛”生长速度明显高于“母本”、耐寒和抗旱性也明显增强,下一步将对其进行DNA测试对比,通过研发中心内的“太空组培育种中心”进行推广试验,对石斛粗多糖、石斛碱、花青素等有效成分进行分析检测。目前,经过神舟十二号“太空育种”的铁皮石斛种质资源已通过人工授粉进行组培,育苗成活3万多苗。“我们计划在成都市青白江区进行科研试点种植,预计今年年底,神舟十二号‘太空石斛’总体科研实验成果将出炉。”
产业前景如何?
将与夹江开展石斛产业合作
当天,杨洪斌将大部分神舟十四号“太空石斛”运往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科学研究和组培实验。
该所研究员李泽生表示,研究所将对神舟十四号“太空石斛”进行组织培养、驯化、野生种植,通过相关手段检测其营养成分含量等,再确定其药用价值是否有提升。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潘辉也将参与神舟十四号“太空石斛”科研工作。“空间站环境和地球表面环境不一样,从遗传基因的变化来说,‘太空育种’有多种可能性。”潘辉告诉四川在线记者,石斛太空育种技术是利用太空中的宇宙粒子辐射、微重力等综合环境因素,影响石斛的遗传变异,创造丰富的育种变异材料、创新种质资源,将进一步丰富遗传育种的方法。“‘太空育种’的本质是利用特殊的环境加速作物的自然突变频率,没有外来基因片段插入,不会造成食品安全隐患,我们将通过‘太空育种’找出促进产业发展、品质提升的种质资源。”
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幸良表示,“太空育种”对于了解物种、揭示物种遗传物质基础、促进产业发展具有助推和创新作用。石斛种质资源经过频繁的“太空育种”,为选育出更有医疗、保健等价值的石斛种质资源提供了可能,为石斛产业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产业应用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前景。
杨洪斌透露,研发中心将与乐山市夹江县进行石斛产业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夹江太空石斛科研育种项目,开展太空育种研究,选育新品种进行推广,进行石斛新产品研发,助力夹江石斛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