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星空有很多星星没有名字,可它们比太阳还要光辉还要炽热。”1月23日举行的万物好奇·川观科普日启动仪式特别设置了“科学开放麦”环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项目总师杨海峰作了题为《中国载人航天漫谈》的演讲。
杨海峰从100公里的距离说起,这大约是成都到德阳的直线距离,开车走高速也不过一小时。“但如果将这个距离垂直向上,我们将由此进入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杨海峰的引导下,现场观众进入太空,这里空气稀薄、寂静无声,从四面八方袭来的高能粒子也可以轻易损伤人体,这里还游荡着大量高速运动的微流星体和太空碎片,一个直径约0.5毫米的碎片就足以产生子弹大小的威力。
在距离地表400公里的神秘太空,中国天宫空间站是宇航员的港湾。这座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所构成的空间站,将和神舟载人飞船、天舟货运飞船一起,共同组成一座能让人类长期停留的太空家园。这意味着,中国成为了继美苏之后唯一的仅凭一国之力建成空间站的国家。
天宫空间站历时一年多时间建设,于2022年建成投用,它的身上集合了不少硬核科技。比如,空间站的舱体上有上百台发动机,通过燃烧推进剂产生高速喷射气流推动空间站前进,能让这座重达90多吨的庞然大物主动避让太空碎片和微流星体的撞击,并始终将轨道保持在400公里左右的安全高度上。
再看内部,核心舱内至关重要的生命保障系统,它通过电解水产生氧气和氢气,并将氢气和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重新生成水,同时还能将人体产生的尿液和水蒸气净化为可供使用的淡水。
天宫就像一只风筝,来自地球的牵引是它稳定飞行的关键。不过,牵起天宫的是一条条看不见的“线”,无数个测控站,在地表之上拉开了一张航天测控网,不仅能对火箭、卫星、飞船、空间站等进行跟踪、遥测和遥控,还能让天地通信成为现实,太空直播的实现全靠它们。
杨海峰说,载人航天任务因为有人参与,具有天然的公众高度关注性,其驱动力也源于人类探索未知的天性;深空探测任务,同时具备首次到达和科学上的发现两个特点,均是航天领域的前沿热点,是复杂宏伟的系统工程,也是大国综合实力的体现。
据介绍,四川具备航天产业链80%以上环节的研发生产能力,在时代赋予的责任与机遇下,将对国家航天事业提供更大的支撑。在卫星载荷的研发方面,中国电科、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工均有布局。卫星测控设备研发制造等方面,以中国电科10所为代表的国家队更是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优势;人才培养方面,电子科大、西南交大、四川大学在卫星应用方面,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源源不断地输出人才;此外,四川还拥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有着不可比拟的硬件优势;近年来,成都市陆续出台了各类真金白银支持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形成了“卫星星座与城市基建一体融合、卫星产业和城市发展双向赋能”的发展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