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美食江湖里一个响当当的角色——螺蛳即将登场。
俗话说得好,“清明螺,赛只鹅”,螺蛳在清明前后的鲜美程度无与伦比,成为无数吃货心中的“白月光”。
但你知道吗?吃螺蛳时也会遭遇雷区。
趁着螺蛳大量上桌之前,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拱墅区朝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师滕幸福赶紧为大家“扫雷”,助力饮食健康。
螺蛳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每100克螺蛳肉里,蛋白质含量高达15克左右,比一些常见肉类还要高。螺蛳里的钙、铁、锌等微量元素也是应有尽有,对骨骼健康和免疫力提升大有裨益。不仅如此,螺蛳里的维生素A能保护眼睛;维生素E则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功能。
与寒凉食物搭配需谨慎
螺蛳性寒,若与西瓜、苦瓜、木耳等同样性寒的食物搭配,无异于雪上加霜,容易对脾胃造成负担,引发腹泻、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特别是对于体质偏寒或脾胃虚弱的人来说,这种搭配更是大忌。
与高蛋白食物搭配需适量
螺蛳本身蛋白质含量丰富,如果再与牛肉、羊肉等高蛋白食物大量同食,不仅会加重胃肠道负担,还可能影响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甚至导致蛋白质过剩,增加肾脏负担。
与维生素C丰富的食材搭配要适度
虽然维生素C有助于铁的吸收,但螺蛳与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红柿、柑橘类水果)搭配时,需注意适量。因为过多的维生素C可能与螺蛳中的某些矿物质(如铜)发生反应,影响矿物质的吸收,甚至可能引起不适。
与酒精搭配需警惕
螺蛳与啤酒的搭配看似惬意,实则暗藏风险。酒精不仅会刺激胃黏膜,还可能影响肝脏对螺蛳中营养成分的代谢,长期如此,对肝脏健康不利。
螺蛳烹饪也有技巧!
第一,选对螺蛳是前提。新鲜的螺蛳外壳光亮、颜色青、壳身薄,螺口处的盖子有弹性。如果螺蛳在水中浮起,螺口处的盖子深凹进去,那就说明已经不新鲜了,千万别吃。尽量选择中等个头、大小均匀的螺蛳,这样烹饪时成熟度可保持一致。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购买时一定要仔细辨别,不要误食有毒或有害的螺类;对于不认识的螺类,应避免食用。
第二,处理螺肉有诀窍。把螺蛳放入滴了香油的清水中浸泡半天以上,并定时更换浊水,让螺蛳吐净体内杂质,减少泥腥味。这样处理过的螺蛳,吃起来更加美味健康。
第三,做对螺蛳是关键。螺蛳生活在水底,容易携带寄生虫和细菌。因此,烹饪螺蛳时一定要高温煮熟、煮透,防止食物中毒和寄生虫感染。
医生还送上了螺蛳的经典菜谱,大家可以学着做起来!
酱爆螺蛳
材料:新鲜螺蛳、豆瓣酱、葱姜蒜、辣椒、料酒、生抽、糖、盐、鸡精、香菜。
做法:螺蛳清洗干净后,用料酒、姜片腌制去腥;热锅凉油,下葱姜蒜爆香,加入豆瓣酱炒出红油,放入螺蛳翻炒,加入料酒、生抽、糖调味,加少量水焖煮片刻,待汤汁浓稠,撒上香菜即可出锅。
螺蛳炖豆腐
材料:新鲜螺蛳、嫩豆腐、葱姜、料酒、盐、胡椒粉、鸡精、葱花。
做法:螺蛳清洗干净,豆腐切块;锅中加水烧开,放入螺蛳、姜片、料酒焯水去腥;另起锅,加水烧开,放入螺蛳、豆腐、葱段,小火慢炖至汤汁奶白,加盐、胡椒粉、鸡精调味,撒上葱花即可。
螺蛳蒸蛋
材料:新鲜螺蛳肉、鸡蛋、温水、盐、生抽、香油、葱花。
做法:螺蛳肉取出,清洗干净,剁碎;鸡蛋打散,加入温水、盐搅拌均匀,过滤掉蛋筋,使蛋液更加细腻;将螺蛳肉均匀铺在碗底,倒入蛋液,盖上保鲜膜,扎几个小孔,上锅蒸8-10分钟;取出后淋上生抽、香油,撒上葱花即可。
螺蛳粥
材料:新鲜螺蛳、大米、姜片、盐、胡椒粉、葱花。
做法:螺蛳清洗干净,大米淘洗干净;锅中加水烧开,放入螺蛳、姜片焯水去腥;另起锅,加水烧开,放入大米,小火煮至粥稠,加入螺蛳肉,继续煮5分钟,加盐、胡椒粉调味,撒上葱花即可。
最后,滕幸福温馨提醒,螺蛳虽然美味诱人,但并非人人都能享用。孕妇吃螺蛳要特别小心,因为螺蛳中可能存在寄生虫,容易引起感染,对胎儿发育不利。过敏体质者则要警惕过敏反应,一旦出现皮肤红疹、瘙痒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脾胃虚寒者和肝肾功能不佳者也要少吃或不吃螺蛳,以免加重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