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册在手,吃遍乐山。这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把开启千年嘉州风味的钥匙。
11月1日,第八届世界川菜大会开幕式的舞台上,一部由乐山市委、市政府集全城之力、倾注匠心编纂的《乐山美食图志》正式面向全球首发。它,是全国第二部、四川首部以“美食图志”之名公开出版的志书,一举改写了乐山美食“有说头、没典藏”的历史。
一部穿越两千年的风味史诗
翻开这本近400页的图志,乐山两千余年的饮食文明在指尖流淌,散发出阵阵墨香。
全书以17万余字、430余幅精美图片,构建了一个关于乐山味道的完整宇宙。《乐山美食图志》包括卷首、主体、卷末三大版块,卷首设拉页(乐山美食地图)、序言、凡例、目录、概述、大事记,主体内容由发展脉络、主要原料、烹调技艺、名菜、名宴、名师、名店、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美食文化等10章构成,卷末设附录、后记。综合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全面客观地记述乐山餐饮行业从先秦时期至2025年上半年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图志秉持“存史、育人、资政”的初心,更将“品美食、传记忆、讲故事”融会贯通。其使命,是让乐山美食的技艺不被时光湮没,让与之相关的记忆与情感得以传承,为乐山迈向“世界美食之都”的征程,夯实最深沉的文化根基。
一席汇聚嘉州精华的味觉盛宴
本书堪称一部“食全食美”的乐山美食百科全书。
全书收录了176项实用技艺,记录了108位名厨的薪火相传、116家名店的发展概括,描绘了12条美食街区的烟火风情,全方位解读为何嘉州味道能集麻、辣、鲜、香、甜、酸于一体,诠释何谓“海纳百川”的饮食气度。
“名菜”章节,无疑是皇冠上的明珠。图志编辑团队淘洗近40年光阴,从400多道获奖菜品中,精粹出163道最具时代印记与地域风味的代表。它们被归入七大谱系:有乐山甜皮鸭、嘉州油肥肠等传承百年的非遗美食,有嘉定白宰鸡、嘉州脆皮鱼等根正苗红的传统川菜,有乐山钵钵鸡、牛华麻辣烫等风靡街头的“四大名串”,有小凉山坨坨肉、孟获一品汤等浓郁独特的彝族风味,有仙山羊肚菌、罗汉斋清雅脱俗的素食素斋,有天麻炖鸡、郁金炖排骨等食养合一的养生药膳,还有乐山豆腐脑、马边抄手等广受追捧的小吃点心。
为何是163道?中共乐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乐山美食图志》主编吴道鸿说:“这是乐山独有的文化浪漫:‘1’是向世界开放‘邀约’,“63”是亲切的‘乐山’谐音,而‘1+6+3=10’,则寄托了对乐山美食及食客“十全十美”的殷切祝福。”
本书首次集中推出9席乐山特色宴席,力破“乐山只有小吃”的固化标签。其中五席为“嘉州盛宴”——包括味飨诸多政要名流的国宾宴、味尽其鲜的三江鱼鲜宴、酣畅淋漓的跷脚全牛宴、化“平常”为“至味”的西坝豆腐宴和健康新潮的生态魔芋宴。另有四席地方风味宴——如清净雅致的禅修宴、一料成席的鳝丝宴、市井精作的肥肠小宴和彝魂汉形的小凉山风情宴。它们共同证明,乐山美食的版图气象万千,既有承载庙堂之高的大雅之风,也有连接江湖之远的市井烟火。
一场多维感知的沉浸之旅
“叮!……视频出来了,乐山钵钵鸡,看着都流口水,回去一定要学一学。”发布会现场,来自湖北宜昌的餐饮老板佘远武扫描图志中美食图片上的二维码便弹出了一个美食教学视频,他欣喜不已地打趣到:“乐山格局真大,真不把咱当外人,直接把这么多美食秘方都教给大家了。”
《乐山美食图志》不仅仅是一本用来“读”的书,更是一本可以“看”、“听”甚至“循香而去”的视听教材。
图以载道,活色生香:全书以“志为纲,图传韵”,430余幅高清图片,让每一道菜都仿佛跃然纸上,色泽诱人,锅气氤氲。
一图在手,吃遍嘉州:随书附赠的《乐山美食旅游地图》,是您的专属美食寻宝图。按图索骥,您不仅能找到网红打卡地,更能挖掘出深藏在11个县(市、区)街头巷尾、连本地人都私藏的舌尖惊喜。
扫码下厨,秘技公开:翻开“名菜”章节,不少特色菜图片上附有一个二维码。轻扫二维码,便能走进乐山美食大咖的“厨房”,亲手复刻地道乐山美味。
图志主编单位中共乐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向记者介绍,本书专门邀请川内专业拍摄视频超过8000部的摄制团队——四川经济日报社视频团队,通过4K高清视频,毫无保留地将52道经典乐山菜的独门制法公之于众。视频里,乐山名厨们亲自上阵,从食材处理到火候拿捏,从调味秘诀到装盘美学,每一步都清晰可鉴。而且,为了让乐山味道香飘世界,所有视频均配有中英双语字幕。
《乐山美食图志》不仅是一部厚重的饮食文化典籍,更是一封寄向世界的风味情书。它让乐山味道跨越山海,走进千家万户,也将千年嘉州的烟火人情,凝于纸上、传之久远。乐山之味,自此有典可查、有脉可承;世界餐桌,亦将因这一册而增添一抹隽永的巴蜀风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