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经济在线成都12月11日讯 12月10日,首届“家-校-馆”协同育人研讨会暨“家-校-馆”协同育人联盟成立仪式在浣花溪畔的四川博物院召开。
为回答好在育人方式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激活文物中蕴藏的历史密码、文化信息、精神基因,发挥好博物馆作为全面、深入和多样化学习体验重要场所的功能,实现家庭、学校和博物馆融通发展,提升家庭、学校与博物馆协同育人水平等问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联合北京、重庆、四川、陕西、湖北、湖南、江苏、河南等地四十八所全国家校馆协同育人优秀单位,组建全国性的“家-校-馆”协同育人联盟,并在成都市草堂小学、四川博物院、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基地”、成都市青羊区草堂街道办事处、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承办下,召开了首届“家-校-馆”协同育人联盟研讨会,切磋共进,互鉴共赏。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德育处处长荣雷,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副厅长崔昌宏,四川省文物局二级巡视员李蓓,成都市青羊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德鸿分别作致辞,对活动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以成立“家-校-馆”协同育人联盟、搭建学术交流共同体来积极探索育人方式变革、家校馆教育融合发展的行为表示充分认同。各位领导也向家校馆三方代表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家校馆三方加强协同,真正做到目标一致、关系协调、资源共享、责任共担,更好地实现教育功能的互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卜玉华宣读了“家-校-馆”协同育人联盟理事单位、成员单位,参会领导、专家为联盟理事单位、成员单位进行了授牌。
“家-校-馆”协同育人联盟理事成员(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副书记刘洪介绍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在协同育人实践中的心得体会,希望以“家-校-馆”协同育人联盟成立为契机,加强学校、家长、博物馆的联系纽带,共同探索“家-校-馆”协同育人的新方向、新路径、新生态。
有关方面表示,将以“家-校-馆”协同育人联成立为起点,以“家-校-馆”协同育人研讨会为引领,各地有志于推进家校馆融合教育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搭建起长期有效的共同体,形成专业精深的对话平台。未来,“家-校-馆”协同育人联盟将开展多样化的家校馆协同育人实践,凝聚共识、坚定信心、积极尝试,共建共享共赢,努力营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家校馆协同育人新局面。(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