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记者采访获悉,成都未来科技城道路建设迎来重大进展,民航飞行学院片区产业园基础配套设施无障碍段全线达到通车条件,景观绿化已完成,“公园+”街道初现雏形。
据悉,作为成都未来科技城“五横四纵”骨干路网之一,南三线道路全长3700米,横断面布置为双向6车道+双向非机动车道+两侧人行道,为国际科教城片区内东西向中轴线,服务于科研、教育产业配套和新型社区的快速出行需求。项目建成后,将为国际科教园区的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从设计特征上看,南三线道路实现了慢行友好,从道路到街道的转变。其中,通过优化道路全断面,压缩机动车道行驶空间,减小机动车转弯半径,从而拓宽人行道宽度,改善行人通过和逗留的空间,把更多的空间让步给行人,实现从“道路红线管控”向“街道空间管控”转变。联通公共交通、地面、连廊、空中走廊及建筑楼宇,构建地上地下连贯新颖的步行网络,实现人车分流,打造安全、舒适、包容的人行步道,实现从“汽车优先”向“行人优先”转变。构建以轨道交通和中运量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以特色公交和特色绿道为亮点的多层次交通体系,大幅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营造简约健康的出行方式,实现从“强调交通效能”向“绿色公共出行”的转变。
此外,城市街景设计上,实现了一条路就是一座线性公园。不仅最大限度保持原有丘陵地貌,城市路网充分结合地形起伏蜿蜒,发挥生态本底价值,街道空间与远景山水、川西林盘有趣衔接,保持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保留记忆中的乡愁画卷。同时,遵循本土植被与生物多样性相结合原则,按照错落有致,对两侧景观、中分带、红绿灯岛头、人行道隔离带重点打造,营造绿意盎然、五彩缤纷的道路景观。统筹考虑街道红线、绿线、建筑退距线三线空间,慢行系统还有机衔接城市公共绿地和公共功能区域,延续街道历史空间特征和特色景观,展现“蜀风雅韵、大气秀丽”的城市风貌。
街道设施也是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的结合。南三线以人的需求为根本,交通标志、公交站台、城市照明、城市家具将化为街道文化的一部分,依托街道空间,将环境设施与文化艺术有机融合,打造极具现代气息设计氛围,形成未来科技城文化形象新符号。
安全生活方面,人行道路铺装水平连续,与交叉口非机动车和人行道进行边坡处理,降低标高,并在贴地处设置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车止石,为所有的街道使用者,提供安全保障,尤其是骑行者、儿童、老年人、残障人士等。
品质把控方面,智慧路灯通过将道路照明、交通标志牌、交通信号灯、监控设备、通讯设备、治安设施等进行整合以实现“多杆合一”,造型现代简约,将流动的弧面融于灯杆中,体现出流云般柔顺的美感;红线外绿带选择钢板带和卵石材收边,生态自然;非机动车道采用橡胶沥青路面降低交通噪音,湖蓝色配色让人感到静谧,营造一个诗意美学的城市交通环境。
成都高新未来科技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成都高新区引入了“先地下后地上”的先进规划理念,预先在地下铺设电力、通信、给排水、能源等市政管线,不仅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避免了城市建设中经常出现的反复开挖路面情况的发生,还将极大方便电力、通信、燃气、供排水等市政设施的维护检修。记者 吴怡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