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在线成都4月13日讯 成都高新区上市企业“朋友圈”迎来新伙伴。
4月12日,海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创药业”)正式登陆科创板,这是继成都先导、苑东生物、欧林生物后,成都高新区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诞生的第4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至此,该区科创板上市公司数达8家,科创板上市及过会企业总数达10家。
据悉,海创药业专注于癌症及代谢疾病等重大治疗领域的创新药研发,诞生于成都高新区,依托全球领先的氘代、PROTAC等技术平台,开发具有广阔市场潜力的重大新药品种。目前有包括治疗前列腺肿瘤、乳腺肿瘤、痛风等疾病的多个创新药物处于临床和临床前不同研究阶段。公司已建立了包括药物化学、生物筛选、工艺研究、质量研究、注册申报、临床研究、生产外包等完整药物研发和产业化体系。
据招股书,海创药业以42.92元/股的发行价发行2476万新股,募集资金10.63亿元,主要用于研发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创新药研发项目以及发展储备资金。
科创企业理想栖息地
成都高新区跑出“中国PROTAC技术股”
在冲刺科创板的过程中,海创药业因在PROTAC技术赛道的布局而广受关注。
据悉,PROTAC技术因具有可靶向传统“不可成药”的靶点、可解决小分子药物耐药性问题等潜力,被视作生物医药领域的革命性技术。目前,全球尚无PROTAC药物上市,全世界进入临床阶段的PROTAC药物产品管线仅有不到20项。
海创药业于2016年布局PROTAC技术,是中国第一批开展相关探索的企业。公司拥有“PROTAC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平台、氘代药物研发平台、靶向药物发现与验证平台及先导化合物优化筛选平台”4大核心技术平台,承担2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和多个省市级科研项目,拥有10项在研产品。
据悉,公司已申请PROTAC技术相关发明专利共计25项,并自主建立“PROTAC靶向蛋白降解平台”,可高效完成PROTAC分子的设计、合成、成药性筛选及优化。其自主研发的HP518可高选择性地靶向降解雄性激素受体(AR),具有治疗耐药性前列腺癌的潜力,是中国首个进入临床阶段治疗前列腺癌的口服PROTAC药物。
海创药业首席科技官李兴海博士表示:“我们在解决PROTAC分子化合物稳定性、口服生物利用度、CMC研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具备研发和推进更多PROTAC分子推入临床的实力。”
他表示,作为成都高新区重点培育的科创企业之一,成功登陆科创板的海创药业有望成为“中国PROTAC技术股”代表之一。
创新药蓄势发力
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增速
生物医药是成都高新区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现已形成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较完善的产业生态圈。2021年,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在科技部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第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深耕创新药领域发展,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建圈强链”,顺利完成全国首个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一期建设,突破29项核心技术,累计承接新药成果转移转化服务超1000个,成功推动华昊中天全国首个埃坡霉素优替德隆、微芯生物全球首个PPAR全激动剂西格列他钠等1类新药上市。
今年3月,四川省首个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正式落地,也将进一步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助力区域产业建圈强链发展,抢占全球医药健康战略领域制高点。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领域上市企业9家,占成都市该领域上市企业数量半壁江山。
加快企业上市进程
搭建上市工作“五化”服务体系
记者了解到,在海创药业一路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成都高新区先后为海创药业匹配了合适的研发生产经营场地,协助企业依法高效办理了市场监管、公积金、项目备案、保密情况等相关方面的手续和证明,助推企业上市进程。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不断完善上市后备企业培育服务机制,建设了上市后备企业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构建起五级上市后备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和“上市培育梯度化、上市服务标准化、解决问题个性化、扶持政策链条化、上市培训体系化”的上市工作“五化”服务体系,助推区域内企业发展。
成都高新区还构建起“种子期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潜在)企业-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四级梯度培育体系,根据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育与扶持,不断完善“PI—IP—IPO”全生命周期企业梯度培育服务机制。
此外,成都高新区坚持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搭建服务平台,构建形成“基金—信贷—保险”三位一体特色产业金融体系,赋能产业发展。2021年,成都高新区有27家生物医药企业获得融资,融资额56.44亿元。
数据显示,目前成都高新区上市公司总数达52家,已过会企业3家。此外,还有6家企业在沪深港交易所及北交所的上市申请已获受理,19家企业在四川证监局辅导备案,50余家企业完成股改,累计120余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1400余家企业在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赵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