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容榕)12月17日,成都市大邑县特殊教育学校微电影《礼物》荣获四川省第十六届校园影视教育成果“春蚕奖”。奖项背后是大邑教育人对教育初心的执着,激励着大邑教育人砥砺前行的决心。
据悉,微电影《礼物》是大邑县特殊教育学校根据校内真实案例改编的剧本,汇集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讲述了一名重度脑瘫学生在大邑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帮助下,从送教上门过渡到特殊教育学校入学,慢慢萌芽并茁壮成长的故事。2021年7月,学校将微电影《礼物》推送至由四川省电化教育馆、四川教育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四川省第十六届校园影视教育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并在全省6700余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四川省第十六届校园微电影一等奖,并经过层层角逐进入“春蚕奖”提名奖名单。
12月16日至17日,由四川省教育厅指导、四川省教育信息化与大数据中心(四川省电化教育馆)、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四川教育电视台)主办的四川省第十六届校园影视教育成果发布展示交流会暨颁奖典礼在广安市召开,大邑县特殊教育学校老师代表学校参加此次活动,聆听了教育信息化专家的校园影视专题讲座,并参加了全省校园影视工作代表的经验交流活动。
会上,达州市电化教育与技术装备中心主任张栩銘、南充市教育技术装备所所长刘伟作为开奖嘉宾宣布了大邑县特殊教育学校微电影《礼物》荣获四川省十六届校园影视教育成果“春蚕奖”的喜讯,大邑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代表现场发表获奖感言:“很荣幸改编自本校真实案例的微电影《礼物》能获此殊荣,像这样温情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特殊教育学校上演,在此我要感谢一直坚守在特殊教育工作岗位上的同仁们,是他们用大爱去温暖,用专业去引领着特殊孩子们;感谢围绕在我身边的可爱天使们,他们虽身患残疾,却努力地绽放着精彩,诠释着生命的可贵;我还要感谢这份工作,因为站在特殊教育的三尺讲台,让我更能发现人性的真、善、美。”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大邑县特殊教育学校全体特教人坚持用“四心”(爱心、耐心、用心、信心)和专业引领特殊的孩子们,并一直秉承着“让每一个生命绽放精彩”的育人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教康结合工作,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实事,站在特殊教育的岗位上为有特殊需求的孩子们提供着更优质、更公平的教育与康复,做无私奉献的“春蚕者”,办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