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出来散步,长江公园到处都是花草树木,不仅空气好,风景也好,在夜晚的灯光下如人间仙境。”6月11日傍晚,在宜宾三江口散步的人们络绎不绝,市民王伶俐作为这里的常客,对长江公园生态廊道的赞叹溢于言表。
65岁的王伶俐在长江桥头居住了十多年,对三江六岸的一步步变化看在眼里。“十多年前,这两岸都是工厂,大烟囱里常常冒着烟,江水是浑浊的,岸边的路是泥泞的。自从这些工厂全部搬走后,空气更好了。新修的长江公园成了市民很好的休闲之地,每天到这里散步的人很多。禁渔两年多来,江水里的鱼儿越来越多,经常都看到鱼儿跳出水面。长江公园不仅让我们的住宅实现了增值,也提升了整个城市的品味,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作为长江流域生态修复的见证者,王伶俐感受到的变化的背后,是宜宾坚持生态优先,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上游担当的结果。
宜宾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美誉。作为川南工业重镇,工业支撑着全市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然而,化工、热电、水泥、造纸等老工业企业“围江”的局面,曾是当地多年的心病。近年来,宜宾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扛起“守住一江清水”的责任,奋力推进生态环境整治。
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宜宾自觉扛起守护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的重要使命,以高限减排、铁腕治污、全线增绿等措施,推动生态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中心城区“六山”保护提升工程、长江全流域禁捕退捕等工作,使宜宾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近年来,宜宾投入近 60 亿元专项资金,先后对长江岸线上的天原集团、丝丽雅、宜宾纸业、宜宾发电厂等 20 余户企业进行整体搬迁或关停,对中核建中、叙府酒业、岷江机械等 30 多户企业分步搬迁入园。西南地区最大的氯碱化工企业——天原集团,距离长江岸线不到 100 米。2018 年,天原集团整体搬迁到长江岸线一公里之外,产业方面,从氯碱化工发展延伸到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电池材料。
在整体搬迁或关停沿江化工企业的同时,宜宾大力招引低能耗、低污染的新兴产业落户。招引以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朵唯手机智能智造、凯翼奇瑞新能源汽车为主的 180 多家高端成长型企业落户宜宾三江新区,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绿色发展示范区,实现支柱型产业的转型发展,支撑了经济总量告别持续 16 年的第四位,进入全省“前三甲”。宜宾实现了新旧动能转换,支撑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齐头并进。
为了保障一江清水向东流,宜宾强力推进沿江污染治理。投入42.07亿元启动81个“新三推”城镇污水项目;拆除非法码头33座,取缔沿江砂石堆场92个,退出占用长江岸线8.36公里。投入财政资金近6亿元,拆除侵占河道违章建筑近4万平米,拆解涉砂船舶32艘,拆除取缔餐饮趸船43艘、捕鱼船630艘;建成宜宾市垃圾发电厂,推进沿长江区县垃圾全部进入市生活垃圾发电厂无害化处理。
在修复生态系统中,宜宾大力推进长江、岷江、金沙江生态保护廊道建设。全长192公里的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73亿元,建成生态廊道近80公里,亲水节点、休闲驿站、公园15个,新增沿江绿地约305公里。江边,花草丛生,白鹭翩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长江公园成为市民亲水休闲的好去处。从2015 年建成开放以来,日均接待市民 1 万人以上,高峰期近 10 万人,实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宜宾相继获得中国杰出绿色生态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称号。全市 22个国、省考核断面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均为100%。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如今的宜宾人民感受到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带来的红利。不仅是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三位的经济红利,让市民更能直接感受到的是,江水越来越清澈,环境越来越优美。
走在绿色发展之路上,如今的宜宾尽享生态之美。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守护好中华文明摇篮的必然要求。长江首城宜宾,将继续强化上游担当,守护一江清水,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