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区域视窗

共富试验区建设 攀枝花市仁和区后劲十足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5-07-15 09:41:43】 【来源:四川日报】

  在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中,2024年攀枝花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1.46%,连续3年实现正增长,稳居全省第二位。在人口、产业及公共服务加速向城镇集聚的同时,当地部分具有“高、远、聚、弱”特征的“后进村”更需重点关注——这里海拔较高、地理位置偏远、多民族聚居、产业基础薄弱。

  2022年底,省委、省政府出台意见,支持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在攀枝花230个村落中,中高山地区的多民族聚居村数量约80个,占比约34%,其中不少村落的低保人口等重点人群占比超10%。可以说,以这类村子为代表的“后进村”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三大差距”的集中体现,更是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攻坚难点。

  仁和区下辖13个乡镇和1个街道,其中10个乡镇位于市区以南,3个乡镇作为“飞地”位于市区以北。自去年7月起,由川观智库、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组建的联合课题组,深入仁和区南北10个中高山地区多民族聚居村落和边远地区村落蹲点调查,并于近日推出调研报告,探究从“后进村”到“后劲村”的蝶变密码。

  选品试验

  村干部变身乡村产业“经纪人”

  仁和区的10个“后进村”,在产业发展层面,仍保留“靠山吃山”的传统生产模式。如何在充分发挥资源禀赋的同时,突破传统路径,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径?村干部发挥着重要作用。

  啊喇彝族乡官房村核桃种植历史悠久,是仁和区核桃主产区。然而近年来,核桃销售价格持续走低,村民经济收入受到不少影响。

  新的增长点在哪里?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官房村党总支书记唐定海请来攀枝花市农科院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唐定海回忆:“专家分析我们村适合种植羊肚菌、蘑菇、木耳等食用菌,但村民有很多疑虑。”

  唐定海成了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首先试点小规模种植食用菌。“吃”出效果后,村民发现食用菌种植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显著,纷纷主动参与进来,村民刘萤便是其中之一。“我家种植的羊肚菌,今年生长情况非常好,每亩毛收入3万元以上。”

  2022年以来,官房村的食用菌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亩,年综合效益达到200万元。此外,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也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菌包引种培育、菌包外销等,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

  核桃价格走低,同样困扰着太平乡先锋村党支部书记何先明。他将更换赛道的目光投向“邻居”——云南省永仁县永兴傣族乡。两地仅一山相隔,具有相似的海拔、土壤、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永兴已有多年滇红花种植历史,产业初具规模。

  何先明带着村里党员干部多次前往永兴考察学习。2022年10月,村委会自筹资金购买300余斤滇红花种子,免费发放给36户农户试种,面积约40余亩。2023年4月,首批滇红花进入市场,反响良好。同年10月,村里新增种植农户60户,种植面积增至110亩。2024年,国药集团与先锋村达成合作协议,为其在技术和设备方面提供专业支持,村子的滇红花产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十里不同品,百里不同风。”这是记者在村里的真实感受。相邻两个村子,海拔、气候、地形差异很大,多数村不是一村一品,而是一村多品。然而,市场行情千变万化,这些“后进村”转型成功的共性,就是村干部当好市场和乡村的“经纪人”,通过试种试入多种产业,降低产业培育的试错成本,探索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道路。

  种植试验

  立体农业给村民收入上一份“双保险”

  翻看仁和区地图,10个“后进村”均位于山脉腹地,海拔梯度跨越峰顶台地至河谷平坝,落差较大,立体气候特征显著,村落山地林地多,耕作土地呈碎片化分布。

  在这里,土地资源是发展的短板,也是发展的跳板。如何让土地焕发新活力,各村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第一招叫因地制宜。大龙潭彝族乡干坝子村地理位置独特,海拔较高,全年降雨量不足800毫米,季节性缺水严重。这些自然条件为高山果蔬种植带来得天独厚的优势——病虫害少、空气清新、土壤肥沃。

  “我们是让‘老板们’先种,农户再跟着种。”干坝子村党支部书记封正云告诉记者,农产品公司进村承包,为村里带来资本、专家和技术。在专家指导下,该村通过轮作方式,最近两年新种植百香果、人参果等多种高山果蔬,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果蔬产量。两年多来,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5万元。

  同德镇道中桥村则是结合自身海拔跨度大的特点,大力发展立体农业。在低海拔地区,村民开展“三季轮作”,通过种植“早市玉米+豌豆+玉米”组合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在中海拔地区,重点发展以芒果为主的水果种植。在高海拔地区,进行水果、豌豆、稻谷等作物多样化种植。

  第二招叫物尽其用。布德镇的老村子村和新桥村都是芒果种植村。“我们村芒果种植超8000亩。”老村子村党总支书记代发银介绍。但近年来,芒果的市场价格起伏波动较大。

  为解决产业单一化带来的发展困境,两个村的“土专家”不约而同发展起林下种植,给村民收入上一份“双保险”。

  老村子村创新实施“芒果+魔芋”林下套种模式,把芒果跌落的价格通过魔芋补回来。新桥村则选择“芒果+南瓜”林下套种模式,该村党委书记陈远宏介绍,“年均能获得500万元左右的经济收益。”

  在多元发展的路上,中坝乡大纸房村积极引进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一手种芒果,一手发展高山养殖业,探索出“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利用玉米、糠等饲养牲畜,同时将牲畜粪便作为有机肥料改良土壤,不仅降低生产成本,还提升芒果产量。

  “种地能挣钱”让村子看不见撂荒地,但如何提高亩均效益,关键还是人才。“后进村”通过吸引专家,快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技术创新。与之对应的是,外来专家的指导和本土种植实验,让每个村诞生一批“田秀才”“土专家”,有效提高全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

  延链试验

  农文旅融合让高山村变身“诗和远方”

  大山大河曾是天堑,隔绝交通、阻碍发展;如今正成为出片打卡地,风光无限、文旅可期。

  如何实现农文旅延链补链?记者走访务本乡大火山村、前进镇高峰村、同德镇新民村,发现它们从村名中找到农文旅蝶变之法。

  “大”是大火山村吃上“文旅饭”的最大存量。一是大森林,该村森林面积26700余亩,是耕地面积的61倍。二是大落差,从山脚驱车,短时间内就能从海拔1700米跃升到2900米。

  2022年,该村党支部书记安子红带领村民通过与区级平台成立第三方公司,将村内文旅开发交给专业团队,将大森林变为天然氧吧,“大落差”造就天空之境、大草坝、老鹰崖等网红打卡地。截至目前,村集体经济的文旅收入已达20多万元。

  高峰村的名字则暗示该村最大的村情:不仅海拔高,在全区60个行政村的排名也很“高”——困难群众人数占比全区排名第一。2022年,该村将劣势变为优势,走出一条农文旅结合的路子。

  2700米的海拔高度,在游客眼中却是避暑佳处,“野外露营+现摘现烤”的特点被不少网络博主“种草”。该村顺势推出火把节、林下音乐会等活动,让游客边吃边听边看边跳。不仅如此,该村还与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合作,打造“高峰”品牌,开发了“高峰十二风味”菜品,与村里养殖业实现有效联动。

  一组对比可印证发展变化:以前村集体经济靠的是停车费和垃圾清理费,如今这些费用全免,收入反而增长到15万元。“原因在于租金!”高峰村党支部书记褚文华道破秘密:“如今村里闲置资产变成研学基地、民宿,一到节假日,活动摊位更是争着被抢租。”

  大火山村和高峰村同属城市近郊村,气候干燥,相比而言,远在高寒山区的新民村就多了一分氤氲水汽。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该村的采摘热,不少游客自驾上山打卡农家乐,采摘樱桃、桑葚、番茄等果蔬。

  “村里目前正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该村党总支书记兰明海透露,村里有一条沿袭300多年的新民大堰,堪称传统村落版的“都江堰”。“我们正筹备研学游,用好这个至今发挥作用的古代水利工程。”

  随着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广大农村地区陆续完善,因地制宜开发自然和人文资源,从农业向农文旅延链补链,是记者在村里看到的方法论。发展以民族文化和高山风景为主的文旅产业,带来的不仅是客流和资金流,还让村子从生产地变为消费地,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双赢,进一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试验。

 
 
 
推荐阅读
 
专家齐聚西华大学 共探高校思政教育数字化
大学生用青春赋能世运会 让文明筑梦社区
西门子牵手链博会 赋能中国企业绿色出海
懂爬行检修会自动预警 智慧能源很聪明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 百年人寿德阳中支暖心服务驿站升级
· 大美阿坝杯棍网球邀请赛在茂县开赛
· 税暖蓉城 助力高校毕业生逐梦就业
 
热门点击
  1. 金融创新发展面临新形势与新挑战
  2. 成都节前发布提醒 要求勿随意涨价
  3. 兰州大学联合宜信普惠开展农村普惠金融
  4. 中国最大包装制品展览会明年三月广州举
  5. 让人生更加出彩 成都高新举办双语主题演
  6. 余额宝购车全国上线免开三个月 退车不扣
  7. 云铝股份拟出资十六亿收购大股东旗下三
  8. 汇添富移动互联主题基金正式发行
  9. 伦敦成为吸引中国投资者的最大海外市场
  10. 资本流入放缓 专家建议中国放松货币政策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