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新闻

端午档理财产品数量锐减 节假日理财气氛转淡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2-06-06 14:19:49】 【来源:证券日报】

  以往,每逢节假日,银行往往会推出特供理财产品,借着节日的喜庆气氛进行宣传,吸引广大客户购买,同时推出的还有各种专项优惠。日前,《证券日报》记者联系多位银行理财经理后发现,相比以往,今年较少有银行对“端午节”专属理财产品进行推介,甚至大多银行并未推出“端午档”相关产品。

  业界普遍认为,近年来,银行对推出节日专属理财产品的热情不高,主要受资管新规和理财产品市场的变化等因素影响,同时银行理财业务正逐步走向净值化、规范化。

  端午理财“气氛淡了”

  记者观察发现,今年端午期间,专属理财市场略显“安静”,大型银行在推出“端午专属”理财产品上显得并不是很积极,其推出的端午相关活动,大多与理财无关。例如,中国银行湖北分行推出6月3日至6月10日期间参与中行手机银行抽奖送好礼以及微信立减金等活动;工商银行大连分行则是推出端午节大礼包活动,包括周边游景区购票88折、停车费低至1元活动等等。

  “近两年来,银行较少‘蹭热度’发节日专属理财产品。”某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今年该行也没有推出“端午节”专属理财。她坦言,节日上发行的理财产品与平常推出的差别不太大。

  从数据上来看,记者以“端午”为关键词在中国理财网进行搜索,发现仅有4款节日专属理财产品推出,发行银行为城商行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

  另外,记者通过线上方式向银行了解情况,多家大型银行官方客服证实,“目前没有关于端午节相关的理财产品。”某国有银行客服对《证券日报》记者称,“往年是有的,但今年并未查到相关产品。”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翰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以前,节日专属理财产品主要以短期、高收益为主,其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闲置资金在假日也能获得收益的需求。近年来,节日款专属理财产品的‘转淡’已经成为常态化趋势。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银行理财业务正逐步走向净值化、规范化。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用户端来看,节日理财产品吸引力也有所下降,理财投资者正趋于成熟,投资规划更严谨,投资资产的选择范围也更宽泛。

  中小银行略显积极

  对比大型银行的普遍“冷淡”,中小银行显得相对积极。记者注意到,不少中小银行都推出了端午节理财产品推荐活动。例如,紫金农商银行发布了“端午热点理财推荐”,借端午节日气氛推出了5款推荐理财产品;潍坊银行也在端午期间列出了多款重点推荐理财产品,募集期普遍在6月1日至6月6日之间。

  中小型银行在端午期间推出的理财产品,客户投资起点金额大多为1万元,产品周期普遍以长期投资为主。

  在谈及银行对节日理财产品态度差异的原因时,杨海平认为,中小银行揽储的压力相对国有大行更大,客户资源相对较少,比较愿意通过发行节日理财产品来吸引客户,以扩大客户源。他建议,投资者应认真做好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测试,选择与个人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产品,此外,还需要综合个人财力、流动性需求等做出选择。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上述说法表示认同,“相比中小银行,大型银行的客户资源相对较多,补充资本的手段也更多样化,因此大型银行通过宣传节日理财来吸引客户、扩大客户源的意愿较中小银行弱。”他建议,在理财产品净值化的背景下,投资者更多的是选择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机构投研能力和基金经理的表现。对于闲钱的假日理财,则可以选择期限灵活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并注意提前申购,以享受到假期收益。

 
 
 
推荐阅读
 
稳就业促就业 成都市高新区启动专项招聘行动
四川省全民健身有奖故事征集活动正式启动
育苗路社区开展党民共促换新貌主题活动
中意人寿四川省分公司启动芦山地震应急预案
 
· 彭州九尺美食文化节端午启幕
· 爱心企业公益助学捐赠活动走进蒲江
· 彭州召开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产品发布会
· 国际儿童节 内江小学生过出国际范儿
 
热门点击
  1. 中国生产经营状态继续改善
  2. 六月工业利润提速 新增利润扎堆少数行业
  3. 下月起银行免收养老金异地取现手续费
  4. 央企总资产达到三十五万亿 千亿级企业六
  5. 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增速放缓 苹果仍是霸主
  6. 成都高新区面向全国公开遴选优秀年轻干
  7. 货基宝宝退烧 新生代宝类产品挑战高收益
  8. 工商银行拟境内外发行优先股募资八百亿
  9. 消费税调整方案或将在四季度公布
  10. 四川发布第二批省级企业高水平研发机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