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大学生体育联合会(FISU)和国际学生联合会(IUS)之间长达十年的分离成为过去,1959年,都灵把自己的名字作为夏季大运会的诞生地载入了史册。这是FISU和IUS的大学生运动员第一次携手参加夏季大运会。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顺利到达都灵,由4名男运动员及其随行人员组成的中国田径队就颇费了一番周折。当时由于意大利尚未与新中国建交,设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国际学联总部经过据理力争,最终使这4名中国运动员获得参赛资格。他们是短跑选手陈家全、110米栏选手高济桥、撑杆跳高选手张长发和三级跳远选手顾克炎。他们先从北京出发抵达莫斯科,然后再前往布拉格,最后才得以与捷克斯洛伐克学生一起前往都灵。在都灵火车站,组委会为中国代表团举行了一个简单而又庄严的升旗仪式,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大运会赛地的上空。
开幕式当晚,都灵体育场灯火辉煌、人山人海,容纳6万人的看台座无虚席。当中国田径队入场时,顿时掌声四起。很多意大利人向来自东方的中国运动员欢呼,还主动与他们交换纪念品。不过第二天当中国运动员到运动场训练时,却发现现场的旗杆上唯独不见五星红旗。中国田径队迅速提出抗议,也得到了很多参赛运动队的支持,最后组委会干脆把所有旗帜都降下来了,以示公平。所以在那届大运会上,赛场边的旗杆都是空着的。
首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设置的比赛项目不多,有田径、游泳、篮球、排球等项目。苏联派出了最强阵容,有田径十项全能世界纪录创造者库兹涅佐夫、三级跳远世界纪录保持者里亚霍夫斯基,罗马尼亚女子跳高世界纪录保持者巴拉斯也参加了这届运动会。高济桥最终获得110米栏第四名。这是中国运动员在该届大运会上取得的最好成绩。
当中国运动员离开都灵踏上归程时,很多意大利人到米兰机场为他们送行,大家纷纷合影留念、拥抱告别。一些意大利人说:“以前对中国的了解甚少,这次通过你们,我们认识了中国。再见,我的朋友们!”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黄一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