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25日,阿来、马丽华、范稳、梅卓、达真、王怀林、凌仕江等国内藏地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齐聚美丽的甘孜州稻城县,参加2024年知名作家青藏高原生态文学创作研讨会。该活动在四川省作家协会、中共甘孜州委、甘孜州人民政府指导下,由四川省红星作家协会(省直作协)、中共稻城县委、稻城县人民政府主办。
会上,作家们围绕青藏高原生态文学的源流、新时代青藏高原生态文学的创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高科技、生态文学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高频词。
人文书写应加入科学眼光
研讨会前,作家们在秋韵里实地调研,考察了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皮洛遗址、子午线二期、亚丁村等点位,共探天文之奥秘、赏秋景之绚丽、品文化之韵味。
10月24日,随着省直(红星)作协主席王怀林深情讲述藏地文缘,研讨会拉开序幕。
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在研讨会上直言,“过去,我们的文学更偏重于人文的表达。但是,我们要知道今天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人文之外,越来越多支配性的力量是科学。”阿来说,科学正在改变人类对世界的看法。他以在稻城看到的宇宙射线探测装置拉索为例,“在拉索,我们看的是上百亿年前,宇宙发生时的那些事情,那些光子捕捉到的是宇宙的前世今生。”
他认为,不管是对青藏高原生态文学的书写还是对其他文学主题的书写,我们都应该在人文之外,加入科学的眼光,用科学的观察、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思想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讲述中国故事。
阿来的观点,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席范稳也特别赞同,他表示“过去,稻城这片土地,生长神灵、生长信仰、生长传说。现在,这里有捕捉宇宙射线这类高科技。”他观察到,在这些高科技工作站,一些年轻的工作人员就是当地人,他们科技素养高,还可能懂得几门外语。他认为必须要有两套话语体系(即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来解读这块土地。
青藏高原生态文学写作是最好的中国故事
著名作家马丽华长期跟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科学考察队,相继写下了科考成果的纪实作品《青藏苍茫》《青藏光芒》。这位年过七旬的作家用“上天入地,穿越古今”来形容这一次稻城行的感受。马丽华希望更多作家参与到生态文学书写的行列,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作家的力量。
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达真在会上表示,青藏高原是“亚洲水塔”,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达真的家乡甘孜州就处于青藏高原东缘,长江三大支流(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流经的地方,生态写作已成为他的行动自觉。达真透露,他即将出版讲述川藏公路故事的新书,着重写了两个有关生态保护的故事。一个是最美护林员的故事,一个是环保局工程师将监测仪器装入石渠、亚丁、贡嘎山等重要点位,为社会提供24小时实时空气监测数据的故事。
在达真看来,青藏高原水源地保护好了,就为养育全球30亿人做出了中国贡献。而来源于生活的青藏高原生态文学写作,正是以文学的名义,呼应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倡导,那是讲给世界最好的中国故事。
谈到青藏高原生态文学,青海省作协主席梅卓很有发言权。她认为,作为“三江水源”,青海省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她期待通过努力,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推动青海文学从高地文学向文学高地跨越。
研讨会上,作家们向稻城县捐赠了个人签名的代表作,这些书将存放在稻城县的阿来书屋,供读者阅览。最后,四川造梦时空影视有限公司围绕动漫电影“喜马拉雅三部曲”第二部,与作家凌仕江、四川省红星作家协会(省直作协)签署了《天空之城》(暂定名)原创小说三方意向合作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