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一所名为“德音学堂”的幼儿园因为给孩子进行“全素饮食方式”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
社会各界从诸多角度对这件事做了分析,我们单从儿童营养健康的角度来说说孩子吃素的问题。
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逐渐形成了立场鲜明的“两派”:一类支持素食,认为孩子吃素也能营养均衡,反而会让身体更“干净”,有助于健康成长;另一类则反对素食,认为孩子素食是在“虐待”孩子,会造成营养不良。
先看看支持的网友怎么说:
再看看反对的网友怎么说:
在双方各执一词的情况下,我们采访到了支持素食育儿的家长和专业营养师,从不同角度谈谈如何看待儿童素食的问题。
01
不必将素食“妖魔化”
其实,“素食幼儿园”并非只有“德音学堂”这一家,在全国有近百家,分布于大部分省份。国外不少先进国家有素食幼儿园和学校。一些著名高等学府内,也有素食联盟。
很多选择给孩子素食的家长并不是因为宗教信仰,而是关注食品的安全和环保等。
对于吃素这件事,有关生活方式,不同的家长有着不同的选择,初衷也都是培养孩子更好、更健康的饮食方式。
人们选择怎样的饮食方式都会基于家庭成员的具体情况。应该得到尊重和理解,而不是一味将素食“妖魔化”。
专业营养师建议:
吃素在大众眼里并不是一个常规的选择。吃素也包括很多种类,比如纯素食、蛋素、奶素等。当然,素食的背后也有诸多原因,比如:宗教信仰、健康理念以及孩子身体状况需要吃素等等。
如果只是单纯的追求吃素理念,而没有对孩子发育做一个很好的评估。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孩子的发育问题。但是,如果家长是专业营养师,能够做到平衡膳食,并不一定会危害孩子身体健康。
02
吃素≠营养失衡
很多反对素食幼儿园的声音,抗议原因是吃素无法保证营养,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有着11年素龄的睿子跟我们分享了她和孩子的素食生活。
11年前,睿子考虑到健康因素,选择成为了一名素食主义者,并且支持素食育儿。她在2015年创立了公众号《豌豆豆的素食小餐桌》,分享素宝豌小豆的日常美食。
“我是39岁怀孕的,整个孕期也吃素,状态都非常好,孕36周,37周还可以健步如飞,一直上班到38周才休息。而且孕期只长了22斤,产后身材恢复也很快。生了宝宝后母乳充足,一直母乳喂养到儿子两岁一个月。”
睿子的儿子今年八岁半,也一直吃素,身体发育各方面指标都很好。“他一年最多生一两次小病,我基本通过一些中医物理疗法就可以让他较快痊愈。”
当然,个体不能代表群体,个案有自己的特殊性。睿子能以专业的膳食搭配为自己和儿子搭建健康的饮食方式。但是,这是需要在有足够的营养专业知识水平下,才能做的很好。素食者要做到营养均衡,比一般饮食要付出更多时间、精力、财力以及知识的储备。
专业营养师建议:
从营养学角度来说,素食更容易造成膳食结构的营养缺失。除非家长是专业的营养师,可以通过素食中的一些食物来弥补这种缺失。在吃素的基础上能把各种营养素补充完善,孩子也能够健康成长。
其实,素食要做到营养均衡需要更高的条件。
03
工业化养殖背景下吃肉亦存在风险
近年来,有一些纪录片,如《地球公民》《奶牛阴谋:不能说的秘密》。向我们真实展现了工业化养殖的内幕。
片中展现了大量的兽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在很多动物身上滥用。“食物”生存状况的残酷,值得引起更多关注和警惕。从很多素食者的角度而言,除了考虑到健康问题也体现了对自然的责任感。
专业营养师建议:
对于工业化养殖的背景,确实存在这些问题。但是,成人和儿童要区分开。
儿童的体积小,代谢速度更快,细胞修复能力更强。所以建议家长可以在烹饪方式、食品来源选择方面多加注意,来保证食品安全。
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期,如果家长不是专业的营养师,并不建议素食。对于成人,在营养搭配合理的情况下,是可以选择吃素的。
04
健康饮食的关键在于适合与均衡
一个孩子如果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各项生长发育指标符合相应年龄段,排便正常,这就是一个健康的孩子,不需要每天过度焦虑他是否缺少营养。
平时,尽量做到饮食均衡,吃当季当地的“普通而简单”食物,选择周边农场有机或生态种植的食材,在家给孩子和家人用心用爱做饭,让孩子享受食物的美好,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一起辨别、制作食物,他们才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专业营养师建议:
建议孩子的饮食要合理搭配、营养均衡。平衡膳食中蛋白质类是放在第一位的,优质的蛋白质:牛奶、鸡蛋等,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除了蛋白质之外,还有主食、蔬菜、水果等,尽量种类丰富且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