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上午9点,冬日内江市市中区城南新区的塔山公园,一家名为“深屿”的咖啡店已飘出阵阵香气,迎来了当天的首批客人。店内陈设复古温馨,店外座位依山就势。无论选择哪个位置,游客手捧一杯咖啡,便能将满园冬色尽收眼底。
“在‘城建靓区’工作的整体背景下,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盘活现有资源,提升游客体验。”市中区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周聪向记者介绍,塔山公园自2017年建成后,主要依靠财政预算维持绿化、保洁等基本运转。为破解基础设施待提升、游客体验感单一等难题,管委会探索出“微改造、精提升”的路径:通过对部分管理服务用房进行功能置换与局部改造,成功引入了“深屿”“喜乐拾光”等咖啡馆,实现了闲置空间向“网红打卡点”的华丽转身。
这一转变是塔山公园以“公园+”模式激活区域文旅发展的缩影。作为川南最大的城市山地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占地1512亩的塔山公园绿化率超过95%,宛如城市绿肺。如今,这里不仅是徒步骑行、亲近自然的生态空间,更成为融合仪式感与时尚感的潮流聚集地:内江市首个园林式婚姻登记处坐落其间,让幸福时刻与山水相融;元旦春节期间,公园将增设戏台连廊,上演川剧变脸,并在梯子汇举办国风唐韵启赋状元文化情景剧,让传统文化在节日中焕发新生。
业态的丰富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记者了解到,公园内不仅为咖啡店、婚姻登记处配套了便捷的电梯和停车场,还设置了4个配备光伏无线充电功能的休憩椅。一座30多米高的共享观光电梯屹立一旁,未来还将与规划中的塔山体育公园相连。据悉,总投资3054万元、规划面积约168.2亩的塔山体育公园项目已于今年8月上旬开工,将新建体育馆、多个球类场地及5公里健身步道,预计2026年建成投用。
从生态绿地到文旅标杆,塔山公园的成功实践生动诠释了市中区“城建靓区”战略。下一步,这里还将盘活三栋闲置房屋打造成民宿以及实施三元塔亮化工程等,持续拓展“公园+”边界,构建“生态+文化+休闲”的融合格局,通过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助力市中区建设成为宜居宜游的文旅新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