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8月28日,年仅18岁的青年跨栏运动员刘翔在北京大运会上以13秒33的成绩,获得110米栏冠军,而这仅仅是这名名不见经传的上海小将辉煌体育生涯的开始。
不过,这并非中国军团在大运会田径项目上的首金,早在1989年杜伊斯堡大运会上,铅球名将黄志红以20.56米的成绩,为中国田径队夺得大运会历史上首个冠军,她也是中国田径队历史上首位世锦赛冠军。
北京大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后来刘翔自己回忆,北京大运会的舞台是他意识到的自己最初梦想的地方,他就是从那里起航的。当时,刘翔还是华东师范大学学生,这枚大运会金牌也是他1996年由跳高转练跨栏后所获得的第一块国际赛事金牌。2001年在大阪东亚运动会上,刘翔刚以13秒42的成绩获得首个洲际大赛的冠军。在刘翔还没有横空出世的时代,中国男子110米栏是由“亚洲栏王”陈雁浩统治的,陈雁浩也曾师承孙海平指导。在大运会夺金之前,2001年全国锦标赛宁波站和上海站两站赛事,刘翔都战胜了师兄,这标志着新老亚洲栏王的交替。
北京大运会,当时这名跨栏少年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甚至有人认为其技术还显得粗糙。不过刘翔在决赛场上一鸣惊人,将复赛13秒61的成绩提高了近0.3秒。当时就有专家撰文指出,以他的条件和天赋,在世界范围内该在八强之列。2001赛季是刘翔的起步之年,在孙海平的调教下,他的成绩稳定在13秒30到13秒40之间。2002年洛桑田径大奖赛,刘翔跑出了13秒12的惊人成绩,打破了李彤保持8年之久的13秒25亚洲纪录,同时还让跨栏传奇巨星内赫米亚13秒23的世界青年纪录作古。北京大运会收获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对于刘翔职业生涯的意义甚至不次于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2006年瑞士洛桑破世界纪录和2007年日本大阪世锦赛摘金。
那些年,以刘翔为金字塔尖的男子110米栏绝对是中国田径的拳头项目,2009年的贝尔格莱德大运会,尹靖再次拿到一枚110米栏金牌。谢文骏、江帆等国内一批110米栏好手也都曾参加大运会,其中江帆曾在深圳大运会上夺得该项目银牌,但成绩只有13秒55。10年过去了,人们心中仍然有着“飞人情结”,但中国田径要想在110米栏项目上实现“薪火相传”仍尚需努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黄一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