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四川体育职业学院游泳学校的孩子们向平常一样训练着,不过,他们还是给两位教练——高举英、李瑛送上了一束鲜花。算下来,这是高举英在四川省游泳学校的第25个年头。在同一个训练馆,四川省花样游泳队的“大孩子们”在训练,池边拿着麦克风指导队员的韩烁、曹阳阳、曾珍等几位教练,全部都是高举英和李瑛培养和输送的。
25年如一日,高举英培养了19位“国手”
1985年,高举英进入了四川花游队,在这个全国建队时间最早的传统强队,一待就是13年。“在比完了个人的第三届全运会后,我1997年退役了来到游校。”当运动员的期间,高举英跟随四川花游队取得过六运会集体季军、七运会的集体亚军,感受到了这支传统劲旅的“永不放弃、勇敢拼搏”的内核,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队伍团结一心的凝聚力。“退下来后,我就当了教练。”
从此,高举英的生活非常的“规律”——早上送孩子们去上文化课,中午回来就开始水上训练然后陆上力量、舞蹈训练,晚上会盯着孩子们上晚自习。
“这么多年,我印象中最难忘的一场比赛是,曾珍那批队员在晋城比赛,有一名队员赛前训练,不小心把脚趾柱骨裂了。她是一名参加集体项目的运动员,所以我们马上临时改了动作。最终,我背着她上的赛场,我们获得了第二名。”这么多年过去,高举英在选“苗子”时最看重的还是能吃苦、有梦想、还有眼缘。“我记得我去达州挑苗子的那次,当时已经选了几天都不太满意,结果在一个艺术体操比赛开幕式上,我一眼就看上了肖雁宁,当时她身体修长、看起来很有灵气。”果然,做了一些身体素质的测试后,高举英把7岁的肖雁宁带回了游校,只花了三天时间,零基础的肖雁宁就学会了游泳。
“25年时间,从我手上待过的孩子大概有二三百个吧,没有细算过。”高举英为四川花样游泳队输送了40多名选手,有19人入选国家青年队、国家队,她们均取得了全国前三名的优异成绩。其中,有世界冠军、里约奥运会银牌选手曾珍以及世界冠军、东京奥运会亚军肖雁宁。“我们花游团队是一个团队积极向上的队伍,现在队上一二线的教练、队员都我们游校花游队输送上去的,这些队员训练之余碰到都会亲切的招呼一声‘高教练’、‘高妈’。队上测验,教练也会主动邀请我们去找问题、提意见。下来后,针对队员后期出现的技术问题,游校的教练也讨论和研究,在训练中调整和改进,配合一线的工作。”
25年扎根在游校,每天陪伴高举英的是7、8岁的孩子们,“我非常喜欢游校教练这个工作,我觉得孩子们从什么都不会的小不点,一路在团队和她们个人的努力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作为教练来说是最幸福、最开心的事。”
22年扎根基层 李瑛希望看到四川花游“称霸全国”
运动员时期,李瑛是高举英的“师妹”,第七届全运会四川花游队获得集体项目银牌,就有李瑛和高举英,退役后在游校当教练,李瑛和高举英是最佳搭档。
“作为基层教练,每天都很普通,但每天都很难忘,我们接触的孩子年龄都比较小,有时候她们很淘气,有时候看到她们进步和成长让人很欣慰。”李瑛说,常年照顾7、8岁的孩子,管她们训练、上文化课,还要辅助生活老师管她们起居,“他们经常说,我们不是教练,我们是保姆,哈哈哈。”说这话时,李瑛笑了,就如高举英所说的那样,“家长能把7,8岁的小孩送到我们游校花游队来,是对我们学院,和花样游泳队的信任,我们也要承担好队伍的大家长,当好家长、文化课辅导老师和教练角色。”
“我们去挑选苗子的时候,最看重运动员吃苦耐劳和坚持的品质,其实我们通过观察和长期一线训练发现,很多留下来取得成绩的孩子,并不是身体条件最好的,但一定是比较能吃苦、能坚持、有梦想的孩子。”
22年来,李瑛也培养不少国手和在世界大赛获得优异成绩的选手。她和高举英的那颗初心很单纯:“作为体校教练心态要好,踏实做好铺路石,不计较得失,重要的是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看到所带过的队员事业有成。”
作为基层教练、作为四川花游队的一员,李瑛说自己未来最想看到的,是她和高举英培养的孩子们能在全运会集体项目的舞台上,登上冠军领奖台。“我们先夺冠,然后后面再争取蝉联。”记者 陈甘露 陈羽啸
|